第八百零五章 林記員工餐的新品類——湘式拌粉!跟師父學素高湯!(第3/4頁)

林旭說道:

“他想嘗嘗來店裏吃就行了,不賣,這也沒法賣。”

要是多三五個人來吃飯,早班後廚是沒什麽壓力的,但要是黑壓壓的來個三五十號人,準備的這點食材瞬間就會被幹光。

做餐飲生意的人都知道,早餐就是掙個辛苦錢,沒必要把店裏的人力資源放在這上面,不劃算。

他吸溜一大口米粉,覺得不夠辣,又加了一點剁椒。

這玩意兒剛吃的時候不覺得有什麽,但那種直爽的辣,越吃越上頭,配上滑溜溜的米粉,真是絕配。

林旭一邊吃一邊盤算著今天要做菜,松鼠鱖魚就不說了,這是中餐裏很常規的經典名菜,早些年在國宴中的出鏡率很高,但涉外招待的國宴上,出現的頻率並不高。

因為很多老外不吃淡水魚,更不吃這種刺多的魚。

所以八十年代國宴改革,一般都用糖醋魚丁、糖醋魚片、糖醋魚卷等菜品代替,減少吃到魚刺的危險。

不過這種魚卷不是雙色魚卷,而是在魚肉上打花刀,讓魚皮受熱曲卷起來形成的魚卷。

鑒於這道菜太過常規,師父肯定是不做的,林旭覺得應該是自己或師兄下手。

師父要做的應該是豆苗鴿蛋湯,這道湯品比較少見,而且要用素高湯來做,相對來說比較考驗廚藝。

“旭寶,你覺得今天這場國宴最經典的菜是哪一道?”

最經典的?

林旭回想一下菜單,前菜有鹽水浸鴨、雙色魚卷、豌豆大蝦、黃瓜、蕃茄及青蔥、橙汁雞牛柳、粵式燒腸,主菜是芙蓉三鮮、母油鴨塊、松鼠鱖魚以及素什錦,湯菜是湯豆苗鴿蛋湯,甜品是核桃酪。

這些菜中,要說最經典的,應該還是素什錦。

素什錦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金陵傳統名肴,通常使用黃豆芽、芹菜、雪裏蕻、胡蘿蔔絲、藕片、黃花菜、香菇、木耳等不少於10種蔬菜炒制而成,講究一點的人家會選16種或19種蔬菜,取“和順長久”寓意。

把這麽多食材炒在一起,既要合味,但每種食材又要有不同的味道和口感,這要求挺高的。

林旭說道:

“今天你可以多嘗嘗素什錦,應該會給你帶來驚喜。”

倒不是說別的菜沒有驚喜,主要是基本都吃過,比如母油鴨塊,就是母油船鴨剁成了塊嘛,好吃是真的好吃,但已經吃過,就沒了那種驚艷感。

曾曉琪端著碗走過來,好奇的問了一句:

“今天素菜多,會不會結束得非常早?”

林旭搖了搖頭:

“不一定,素菜不能提前預制,全都需要現場加工制作,難度挺高的……該說不說,當年咱吃飽飯都困難的時候,人家美國人就開始提倡吃素了,當時的社會差距真挺大的。”

人家請客需要自己空運飲料,除了要讓大家嘗到原汁原味的美式飲料之外,應該也跟當時的輕工業水平有關。

那個時候全國都在投身於重工業發展,輕工業沒什麽基礎,軟飲料方面更是一窮二白,咱就算想提供飲料都沒這能力。

但幾十年後的今天,已經再也看不到這種窘迫的場面了。

因為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巨大的差距已經被抹平,一些領域甚至還對大洋彼岸形成了反超。

林旭把碗中的米粉吃完,又去盛了一碗醪糟蛋花湯。

陳媛媛問道:

“國宴上有沒有那種見都沒見過,聽也沒聽說過的菜品?”

林旭翻看著手機上電子版餐單,笑著說道:

“不出意外的話,明天拍杭州國宴時就能看到了,那場宴會的頭道菜名叫花籃冷盤,是把多種食材拼成了花籃的形狀,這既表達了對貴客的歡迎,也宣傳了我們熱愛和平的意願,是一道非常牛的菜品。”

杭州國宴是四場國宴最豐盛的,雖然滬上國宴也有蝴蝶拼盤和美輪美奐的冬瓜盅,但相對影響力而言,還是花籃冷盤給各路記者留下的印象深刻。

沈佳悅聽到這裏,恨不得每道菜都嘗嘗:

“感覺這些菜現在都沒見過,跟失傳了似的。”

“也沒失傳,就是菜譜被封存,導致外人學不會了而已。”

那道花籃冷盤,不僅用食材拼成了各種花朵,甚至連籃子和提手也都做得惟妙惟肖的,看起來像是把一個花籃二維化了。

別說七十年代了,哪怕放在現在,也會讓無數人驚嘆不已。

早飯過後,大家休息一塊兒,便各自上班去了。

林旭和沈佳悅一起去燕京飯店,曾曉琪因為同路,正好蹭了一下兩人的車。

到了之後,工作人員已經開始準備了,齊振濤正在幫著檢查各種食材的準備情況。

今天有素什錦,對素菜的要求比較高,所以要認真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