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九章 墩墩:請把羨慕打在公屏上!正宗宮保雞丁的做法!(第2/4頁)

大家慕名而來,沒想到碰到林旭在,都很興奮,點餐時也大方了一些,原本吃個辣子雞就行了,結果直接升級為了火焰醉鵝。

清炒山野菜也升級為臘肉山野菜,畢竟是林旭下廚嘛,機會難得,吃得越多就賺得越多。

林旭自然沒讓大家失望,他回到廚房開始忙活,沒多久,菜品一一做出來,讓遊客們還沒來得及爬山,便吃了個肚圓。

“林老板,他們這是在幹嘛呢?”

幾個遊客吃飽喝足,沒有立即離開,而是喝著茶水,認真看著陳少康他們在撕肉。

“我表弟他們學校食堂夥食一般,做點燈影肉絲,帶到學校可以拌飯吃。”

“拌飯?那我們能買這個嗎?”

遊客們一聽是吃的,立馬來了精神。

林旭笑著說道:

“他們還不夠分呢,沒法賣……回頭我出個教程吧,你們在家就能做,很簡單。”

一聽這話,幾位遊客這才打消了購買的想法。

閑著沒事,林旭用溫水泡了一些幹辣椒,泡軟後用剪刀開始剪辣椒絲。

這是燈影牛絲必不可少的配料,是香辣味兒的主要來源,之所以用溫水浸泡,是防止煸炒時糊掉,同時也是為了把香辣味更好的激發出來。

一切準備就緒,他開始制作。

為了讓表弟表妹們吃得油水更足一些,肉絲全部用豬油進行炸制。

味道上,也分為香辣味、五香味、孜然味、甜辣味等不同的味型。

他忙活的時候,陳少康等人挽起袖子,在外面的水池前,認真清洗著上午買回來的玻璃罐。

等洗好晾幹,就可以把做好的各種肉絲盛進去了。

廚房裏,林旭把肉絲炸上,隨即又架起一口炒鍋,鍋裏加入豬油,先燒熱,再將切好的香蔥段倒進去炸制。

“這是做什麽呢小旭?”

賈興旺看了一眼,有些好奇。

“熬點蔥油,讓少康他們上學帶點,可以拌面或者拌米飯吃。”

這是滬上熬蔥油的步驟,先用豬油熬蔥段,把蔥段熬到發幹發酥的時候盛出來,再加入生抽和白糖進行熬制。

熬到白糖融化,同時生抽的香味變濃郁,就可以出鍋了。

晾涼後盛到罐子裏,想吃了舀一勺往米飯裏一攪,熱米飯把豬油熏化後產生的香味,能把人饞哭。

正忙著,石文明回來了。

順便還幫崔清遠取來了加急的快遞。

崔清遠打開看了看,處理器什麽的都很齊全,還有幾塊超大容量的固態硬盤,可以和現有的機械硬盤組建成數據倉庫,方便調度和寫入。

他剛剛跟耿立山在水庫邊上釣魚,這會兒設備回來,便立馬動手開始幹活兒。

林旭沖陳少康和小勛說道:

“你倆跟著崔教授打下手吧,在清華,這種機會可不是誰都可以有的。”

兩人一聽,立馬洗洗手,跟著崔清遠忙活去了。

整整一下午,林旭都在廚房裏忙著做肉絲、熬豬油,順便還用熬羊油的方式,用豬油做了點辣椒油。

油水方面直接拉滿。

忙完這些,他看了看時間,將石文明買的雞腿拿過來進行浸泡,順便又泡了一小碗花生米,準備做宮保雞丁。

這道傳統菜的典故幾乎人人都知道,貴州籍官員丁寶楨任山東巡撫時,家廚嘗試著改良醬爆雞丁,用幹辣椒節代替甜面醬,配上酥花生和山東大蔥,將雞肉爆炒成菜,就成了人人愛吃的宮保雞丁。

不久丁寶楨出任四川總督,又將這道菜帶進川蜀,因為甜中帶辣,辣中透甜,迅速在當地傳開。

丁寶楨在川蜀為官多年,最後病逝於任上,被清廷追封為太子太保。

過去一般用東宮指代太子,所以東宮太保,就簡稱為宮保,丁寶楨生前最愛的爆炒雞丁,也被稱為宮保雞丁。

宮保雞丁的做法很多,魯菜、川菜、貴州菜,甚至淮揚菜、本幫菜,都有這道菜的身影。

甚至在國外,宮保雞丁也有很大的名氣,幾乎是各地中餐廳的必點菜品,老外們百吃不厭,很多人都把這道菜評為中餐之首。

中國幅員遼闊,各地風俗相差很大,口味上更是各不相同。

但不管哪裏人,都不會抗拒宮保雞丁。

它雖然有辣味,但並不濃烈,連不能吃辣的廣東人也可以適應,雖然有甜味,同樣也不突出,遠沒有本幫菜的放糖量驚人。

加上鮮嫩的雞腿肉和香酥的花生米,將全國各地乃至全世界的口味給囊括了進來。

雖然這道菜獨占一個味型,顯得勢單力薄,但就流傳度而言,它就像中餐裏的葉問一樣,能把很多味型摁在地上摩擦。

花生米的紅色包衣泡軟,剝掉。

平時家裏炸花生米,有沒有包衣都所謂,但做宮保雞丁的話,這一步就不能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