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章 整雞脫骨算什麽?整雞脫皮才是硬功夫——江南百花雞!(第2/4頁)

“燕寶,等會兒記得回來吃百花雞,郭伯說有兩種做法,好期待,我一次都沒嘗過。”

剛發過去,陳燕就發來一張照片,是墩墩蹲坐在馬紮上看老孫頭釣魚的場景。

“我和任傑來看孫大爺釣魚了,正好遇到墩墩在這耀武揚威,坐著孫大爺的馬紮,讓孫大爺坐地上。”

沈佳悅沒想到這小家夥離開家長居然還如此囂張。

幸好孫大娘沒跟過去,否則又該吃醋了。

因為孫大爺的馬紮別人都不能碰,哪怕孫大娘平時在家縫衣服時用一下,也能惹得老孫頭十分不滿。

現在墩墩居然大搖大擺的蹲坐在上面,不得不說,這位釣魚佬對墩墩可真好。

魚塘邊,陳燕看著蹲坐著的墩墩問道:

“小寶貝,大姨懷孕了,能坐會兒嗎?”

墩墩扭臉瞟了她一眼,原本不想回應的,但想想大姨也給自己買過不少玩具,便從馬紮上跳下來,在旁邊的草地上溜達著。

現在陽光明媚,春意盎然,野花次第開放,正是小貓咪喜歡的季節。

正溜達著,有小蝴蝶飛過,墩墩立馬追逐起來。

陳燕沒坐馬紮,而是遞給了旁邊的在草地上坐著的老孫頭:

“孫大爺,地上涼,您還是坐馬紮吧,不耽誤釣魚。”

這咋不耽誤呢,墩墩都跑了……老孫頭剛準備把墩墩喊回來,就看到自己的魚漂動了一下,隨即快速下沉。

他抓著魚竿,迅速向上一擡,魚線瞬間繃緊,竿梢也立馬彎曲九十度。

顯然,上大貨了。

旁邊正看著的任傑剛要過來幫忙,老孫頭便說道:

“不用管我,看著墩墩,別讓它跑丟了。”

說完,他便用魚竿杵著地面,掙紮著坐起來,開始跟水中的大貨搏鬥。

附近的釣魚佬們看到這一幕,拍照的拍照,錄像的錄像,迎春街幾位相熟的街坊,過來幫老孫頭開了抄網,只要魚浮出水面就從水中抄出來。

“看起來魚不小啊。”

“確實,魚竿都拉彎了。”

“之前老板說幾年沒清塘,大家還說魚塘老板扯謊,現在看來,還真有大貨。”

“現在漁獲最高紀錄是一條六斤七兩的白鰱,是朝陽釣魚協會釣上來的,不知道海澱迎春街釣魚協會能不能趕上。”

“看這力道,應該是一條大魚。”

“……”

沒多久,墩墩追小蝴蝶回來,老孫頭也將那條魚拽出了水面,是一條十來斤重的黑魚。

魚塘老板一見到這條魚,頓時捶胸頓足的說道:

“怪不得這幾年總覺得魚少呢,原來是有黑魚了,謝謝孫大爺幫我除了禍害。”

孫大爺這會兒汗都下來了:

“等我拽上來再說吧。”

他今天用的線組比較細,當時想著釣一條四五斤的草魚或者鯉魚就行了,誰知道居然上了一條十來斤的大黑魚。

既然墩墩已經回來,一直跟著它的任傑也挽起袖子,開始下手。

很快,那條黑魚就被拽到了岸上。

大家圍著魚,墩墩也擠過去,圍著地上的黑魚打轉。

“還以為只有人喜歡湊熱鬧呢,沒想到貓也這麽八卦。”

陳燕拍了張照片,便將墩墩抱在懷中,免得小家夥被人踩到。

老孫頭上了大魚,心情立馬變得不一樣了,他更換了線組,笑著說道:

“繼續繼續,離天黑還遠,大家都加油啊。”

之前沒中魚的時候,老孫頭一直盯著水面,連釣魚前的分析環節都省下了,就怕釣不上來慘遭打臉。

現在有了漁獲,是時候分析一波這個坑塘的魚情了。

他掏出香煙,剛準備點上,突然想起陳燕懷孕了,便將香煙塞回去,換成了口香糖,跟周圍的釣友開始分析。

店裏,百花雞的拍攝已經開始。

郭繼昌對著鏡頭說道:

“百花雞傳統上只有一種做法,那就是把蝦仁和豬肥膘做成的百花餡,釀到雞皮上,放在鍋裏蒸十來分鐘,出鍋後切塊裝盤,然後淋上雞油和高湯調成的澆汁淋上去……但現在,還有一種脆皮做法,等會兒我和小旭都做一遍,把做法完整的展現出來。”

一聽兩種做法,林旭就讓後廚那邊又送來了一只雞。

不過剛開始做的時候,不能從雞下手,而是要先把蝦仁豬油餡準備好。

鮮蝦仁先剝去裏面的蝦線,接著一個個用菜刀拍扁,拍成泥狀。

“鮮蝦泥做餡料,一定要拍,把蝦的膠質拍出來,這樣釀在雞皮上,才不會脫落……除了這道菜,大家如果在家動手做蝦滑,也應該拍,而不是剁,蝦泥越黏,熟了之後就越順滑。”

這類菜品其實挺多的,之前林旭做的鍋貼鱔背,也是用的蝦泥當粘合劑。

蝦泥鮮味濃郁,但香味和豐腴感差點意思,所以做蝦泥要放點豬油進去,增加香味和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