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九章 老孫頭:有了墩墩,我就能制霸整個魚塘!制作咕咾肉!(第3/4頁)

簡單的寒暄過後,林旭說起了今天要拍攝的內容:

“今天給大家帶來粵菜的傳統名菜——菠蘿咕咾肉。”

咕咾肉雖然脫胎於糖醋排骨,但在廣東地區,卻走出了自己的特色,比如跟水果一塊烹制,就是粵菜的一大創舉。

放水果不僅能讓菜品色澤更加美觀,同時也能更美味更好吃,同時在營養方面也更加均衡,搭配更加合理。

在咕咾肉中,使用最多的水果就是菠蘿了。

酸酸甜甜的菠蘿不僅能增加菜品的酸甜味兒,同時爽脆的口感,也能讓菜品變得更好吃。

所以在廣東地區,一般會把咕咾肉稱為菠蘿咕咾肉,甚至還會把菠蘿掏空當成盛器,讓菜品更具視覺享受。

電影《滿漢全席》裏面,還有更加升級的水晶咕咾肉,就是在做好的咕咾肉上面掛一層糖漿,再迅速放進冰塊裏降溫,讓糖漿像冰糖葫蘆一樣琉璃化。

這樣咕咾肉看起來晶瑩剔透,非常漂亮,再配上擺盤,簡直跟藝術品一樣。

雖然現實中這種咕咾肉也能做出來,但正統的粵菜師傅一般不這麽做,因為這種做法除了炫技耍酷之外,並沒有實際意義。

郭繼昌沖林旭笑著問道:

“小旭,年輕人都喜歡做什麽水晶咕咾肉,你今天做不做?”

林旭搖了搖頭:

“咱這種正統廚師還是別參與了,做好了說你跟風,做不好說你水平差,沒必要湊這種熱鬧。而且水晶咕咾肉外面的琉璃殼是冰的,裏面的肉還很燙嘴,冷熱相激,吃下去很容易鬧肚子。”

不管什麽菜品,一旦食客吃了鬧肚子,那就是最大的翻車事故。

兩人聊這些的時候,一旁偷偷做筆記的沈佳悅眼前一亮。

旭寶居然嫌棄水晶咕咾肉?

看來是時候讓本寶寶出手,給網友們復刻這道菜了。

聊完菜品,開始制作。

林旭拿著菜刀,按照郭繼昌的提示,開始切菠蘿。

先用菜刀快速將菠蘿外皮削掉,再用尖刻刀將菠蘿表皮中的疙瘩剜出來,準備妥當後,切掉頭尾,再將菠蘿對半切開。

取其中一半切成小滾刀塊,放進淡鹽水中浸泡著。

菠蘿中含有一種名為草酸鈣的針狀結晶,吃多了會有紮嘴的感覺,用鹽水浸泡,能減少草酸鈣結晶的數量。

另外用鹽水浸泡後,會讓菠蘿吃起來更甜,所以吃菠蘿之前,都應該用鹽水浸泡一下。

菠蘿塊浸泡上,林旭將剩下一半切成條,同樣用淡鹽水浸泡著,放進冰箱冷藏室。

菠蘿用不完,所以剩下這一半,等會兒就給乖寶寶吃了,拍視頻這麽辛苦,來點冰冰涼涼的菠蘿吃下去,應該很舒服。

將菠蘿浸泡起來後,林旭開始切裏脊肉。

做咕咾肉,要根據不同的食材進行改刀處理,梅肉筋比較多,所以要先在肉表面打上花刀,再切成塊。

五花肉的話,需要將肉去皮切成大篩子塊。

而裏脊肉最考驗刀工,要用荔枝肉的方式做。

先把裏脊肉片成厚一點的肉片,再打上十字花刀,最後切成三角形。

這樣的造型,能讓裏脊肉受熱後卷起來,整體看起來就跟肉丸一樣,但入口卻是另一種感覺。

郭繼昌看著林旭改刀,笑著說道:

“現在的師傅都嫌麻煩,加上用的裏脊肉必須要新鮮,稍微一剩,做出來咕咾肉就又幹又柴,所以越來越多的飯店,現在更喜歡用雞肉做咕咾肉,或者用五花跟梅肉。”

菜品的發展除了跟物質有關之外,還跟關乎菜品的制作效率,效率低步驟多的菜品,會被短平快的菜品所取代。

用雞肉代替裏脊做咕咾肉就是其中一個代表。

不過雞肉也不是亂用的,而是用雞腿肉,鮮嫩多汁,口感也好,相對於裏脊來說,不僅成本低廉,同時也能提高效率。

林旭把裏脊肉改刀完畢,盛到盆裏,加入蔥姜鹽水、生抽、白胡椒粉,用手抓拌均勻,放在冰箱冷藏室進行腌制。

趁著這個功夫,將彩椒洗凈切開,去籽後切成菱形塊。

彩椒是配色用的,不需要準備太多,青色和紅色各準備一個就行。

接著開始調糖醋汁。

拿來一個空碗,裏面放入兩湯勺番茄醬,一勺白醋,一勺白糖,一小勺生抽,攪拌均勻,放在一邊備用。

他做這些的時候,郭繼昌說道:

“過去做咕咾肉哪舍得用菠蘿啊,都是用廣東泡菜,就是用糖醋汁腌漬出來的各種蔬菜,糖醋汁也沒番茄醬,全都是用醬油醋勾兌的。”

過去菠蘿產量少,當水果都不夠吃,更別說拿來做菜了。

但現在,水果做菜不僅是潮流,甚至還有了各種花樣。

就拿菠蘿來說,不僅可以用做咕咾肉,還經常用來做菠蘿糯米飯、菠蘿烤肉、菠蘿燉雞等各種菠蘿類菜品,把這種水果的可能性無限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