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石錘了,師兄就是個拿反派劇本的人!西北大盤雞!(第2/4頁)

相對來說,雞胸肉就是典型的死肉了,不管怎麽做,都容易發幹發柴,還不容易入味,跟雞腿肉相差很大。

雞清洗幹凈,掛到廚房通風的地方,控一下表面的水分,同時讓雞皮稍稍收緊一些,這樣做出來的雞肉口感更好。

忙完這些,他麻利的給土豆削皮,切成滾刀塊,用清水沖洗一遍,放在一邊控水。

接著架上油鍋,裏面加入菜籽油,大火燒著。

燒油?

這是要做什麽?

林旭看得有些好奇,聯想到之前做紅燴牛肉時,有炸土豆的步驟,難道老戴是為了炸土豆?

紅燴牛肉中的土豆炸一下再燉會很好吃,大盤雞裏的土豆應該也好吃吧?

但過去不管在學校食堂吃大盤雞,還是在外面吃,好像都沒有炸土豆的步驟,甚至連肉也挺少,說好的大盤雞,最終端上來的卻是大盤土豆。

或許是看到了林旭的疑惑,戴建利說道:

“土豆炸一下,再怎麽燉都好吃,而且還不容易爛糊,如果你們沒吃過這樣的大盤雞,不妨試試,保證你們吃了就停不下來。”

油溫六成熱的時候,他將筐裏的土豆塊倒進鍋裏,開始過油炸制。

旁邊的謝保民認真說道:

“土豆過油炸一下,會讓味道更香,口感更糯,同時土豆中的水分也會減少,燉的時候能更好的吸收肉湯……所以,做這道菜,最好炸一下,炸與不炸,區別還是很大的。”

戴建利用勺子在鍋底推一下,防止有土豆黏在鍋底。

等土豆炸到表面微微發焦,從鍋裏撈出來,放在一邊控油。

將鍋裏的油倒出來,接著將晾得皮稍稍有些緊的雞拿過來,斬切成小塊,盛在筐裏備用。

然後他又將蔥姜蒜、洋蔥依次改刀,熱水泡軟的紅線椒切成段,青辣椒用手掰成辣椒塊,再拿一些花椒、八角、香葉等香料,做大盤雞的配料就算是齊了。

大盤雞發展到現在,已經衍生出了很多做法。

比如漢族做法、哈薩克族做法、回族做法、維族做法等等,西北地區常住人口有將近五十個民族,美食流派眾多,做法上也呈現出了百花齊放的狀態。

常見的放西北辣醬、郫縣豆瓣醬、糍粑辣椒等等,都是不同流派的產物。

戴建利的做法相對簡單一些,不用醬,只用泡軟的幹辣椒和幾個配色用的青辣椒,這樣能最大限度的吃出雞本身的鮮香味。

但缺點也很明顯,就是食材不夠新鮮的話,做出來的大盤雞會差點意思。

重新起鍋燒油,再往鍋裏加一勺熟雞油。

雞油能最大限度的增加鮮香味,假如雞的品質一般,放點雞油能讓菜品的品質增加一大截。

戴建利笑著說道:

“剛剛炸土豆其實也應該用雞油的,但那樣太奢侈,好端端的一道家常菜愣是做成了吃不起的樣子,這就背離了家常菜的初衷。”

林旭覺得炸土豆也不怎麽家常,現在家裏做菜,由於鍋具灶具以及健康觀念的緣故,很少會做過油類菜品。

有時候就算想做,家裏用的是西式的平底炒菜鍋,也沒法過油炸。

油燒熱,戴建利抓一把老冰糖扔進鍋裏,開始炒糖色,既然不放豆瓣醬或者辣椒醬,就應該放點糖色增加雞肉的色澤。

這樣吃起來也更美味。

鍋裏的糖炒化,不等變成糖色,他便將改刀好的雞肉倒進鍋裏,開始煸炒。

專業灶具火力夠強,可以把炒糖炒雞放在一塊兒進行烹制,要是家庭灶的話,還是分開比較好,因為火力上來太慢,雞肉表面還沒等炒幹,肉中的水分先出來了。

雞肉在鍋裏翻炒,火一直開到最大,這個過程要有耐心,一直把雞肉炒幹,炒到沒有水分為止。

而雞肉沒有水分最重要的標志,就是鍋裏的油重新變清澈。

這會兒雞肉稍稍收縮,雞皮表面微微發焦,再燉的話,香味和口感都會非常出眾。

但現在還不是燉的時候,戴建利將切好的幹辣椒段倒進去,繼續翻炒,讓鍋裏的油脂,把辣椒的香辣味以及辣椒素炒出來。

線辣椒香味濃郁,辣度適中,所以可以多放。

事實上,西北人做菜,線辣椒雖然是配料,但幾乎和主料的分量相當——西北人吃辣也是很生猛的。

紅幹椒因為泡軟了,所以要多炒一會兒,否則香味出不來。

等香辣味出來,再放入花椒、八角、香葉等香料,略微翻炒一下,最後放入切好的蔥姜蒜。

這些配料全都炒出香味,雞肉其實也已經差不多斷生了。

但這個時候的雞肉還不能吃,因為肉質太緊實,吃起來比較費勁,得稍稍燉一下,把肉的香味燉到湯裏,同時讓雞肉變得脫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