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 叫花雞的滋味,貓和你都想了解!墩墩:窮到吃土?(第2/4頁)

接著拿一張焯過水的豬網油,將雞的身體包裹起來。

包好放在用熱水燙過的荷葉上,雞背部朝下放在荷葉的一角,接著向前滾動,再將荷葉兩端多余的部分折到雞身上,繼續向前滾動,把整只雞包裹起來。

換一張荷葉,這次雞背朝上,同樣用荷葉把雞包住。

這樣套三層,纏上棉線,一只雞就做好了。

所有雞都包好,林旭拿著來到外面,正在跟外國朋友大談中國人居然把泥巴作為美食的lucy,這才反應了過來:

“What?不是直接放泥巴裏吃?”

林旭說道:

“不是的,這是利用泥土做個隔熱層,間接給裏面的雞加熱,這樣雞的香味散不出去,味道自然就好了。”

聽明白後,lucy長長的松了口氣。

她已經做好了啃一嘴泥巴的心理準備,沒想到並不需要這樣。

荷葉是濕的,直接抹黃泥容易脫落下來,林旭抓起一把幹土灑在荷葉表面,撒了一遍後再往上抹黃泥,這就變得很輕松了。

“跟做炸物一樣啊,掛糊之前都先撒一層幹粉,果然所有的烹飪都是一通百通。”

竇雯靜雖然不會做飯,但耳濡目染見多了,多少懂得一些術語和手法。

林旭說道:

“本來就是一樣的。”

黃泥的厚度大概兩厘米左右。

林旭塗抹好後,開始抹下一個。

這些黃泥一共塗抹了四只叫花雞,全都弄好,沈國富那邊也已經燒好木炭。

所有的木頭幾乎都成了通紅的炭塊,老遠就能感覺到熱量。

燒火看似簡單,但也有技巧的,比如燒一半的時候,需要把木柴相互敲擊一下,這樣表面的炭塊脫落,裏面的木頭才會繼續燃燒。

林旭用鐵鍬,將坑裏的炭塊挖出來三分之一,剩下三分之二鋪在下面。

為了防止溫度過高,他特意撒了一層幹土在坑裏,然後才將四個恐龍蛋一樣的叫花雞擺了進去。

擺的時候相互要保持距離,不能挨著,否則不容易熟透。

擺好往叫花雞上撒一些幹土,然後將剩余的木炭堆放到上面,放一些小一點的木柴,在土坑周圍燒著。

等燒成炭了再放進土坑裏。

這樣讓土坑裏一直有較高的溫度,但又不至於把雞燒糊。

這是最簡陋的做法,除了挖坑之外,還可以搭建一個簡易的土窯,用燒窯的方式把雞放進去燜著。

這種做法被稱為窯雞。

不過不管窯雞和叫花雞,雖然有所出入,但本質上都是一類菜品。

把傳統的黃泥叫花雞做上後,林旭便回到廚房,開始和面準備做用面片包裹著的脆皮叫花雞。

盆裏放入中筋面粉,裏面放入一些食鹽、白糖、酵母粉、吉士粉、泡打粉,攪拌成面絮,再揉成一個面團。

酵母粉的量要少一些,大概是平時發面的三分之一左右,因為這面餅不需要全發,只需要蓬松點就行。

略微松弛一下,擀成比烙餅略厚的面片,將叫花雞包裹起來。

不用擔心荷葉會粘在面餅上,等烤好後,荷葉輕輕一抖就會脫落。

將裹好的叫花雞放進烤箱的烤網上,設定好溫度,開始烤制。

“今天的午飯會有點晚。”

林旭看了看時間,這會兒差不多十一點了。

估計到下午一點才能開飯。

不過大家不著急,連原本半道上沒吃點心墊巴的lucy也不餓,這會兒正蹲在燒火的土坑旁邊,跟她的外國朋友介紹中式美食呢。

“多好的聽力練習機會啊,可惜樂樂不在,不然這英語絕對嗷嗷的往上漲。”

陳燕轉了一圈,聽著lucy說英語,有點後悔當年沒選擇外語專業,否則也不至於像個二傻子一樣跟lucy用手語交流了。

林旭說道:

“樂樂已經成功打入了lucy阿姨的同學群,現在上百個外國人陪她聊天練習口語,崔教授要求的雅思八分,應該不難拿下。”

雅思的分數是聽寫讀說四項分數的平均分,想要達到八分並不容易,基本上已經是母語級別了。

甚至一些英文國家的人,要是文化程度不高,照樣考不到這麽高的分數。

陳燕張了張嘴:

“別的天才都孤僻少言寡語,不善交流,咱家樂樂真是沒任何短板。”

她本想說身材的,但想想就樂樂那腦袋瓜,用身材這種外在因素去衡量,多少有些侮辱人。

再說樂樂長得可可愛愛的,標志性的蘑菇頭特有喜感,是圈子裏排名第二的團寵。

至於排名第一的團寵,自然是某只不願透露姓名的小肥貓了。

沒多久,沈佳悅抱著墩墩,和幾位在林子裏挖野菜的阿姨一塊兒歸來,墩墩此時已經不需要抱著了,而是舉著尾巴,腳步緩慢而有力,像個下山的猛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