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 只有魔法才能打敗魔法!陳燕:我突然就成偵探啦?(第3/4頁)

哼哼,純手工做出來的,用的還是竹升面的技法,想想這餌絲就好吃。

牛闖把面片擀開,接著用菜刀將這些熟了的米漿片切一下,掛到晾掛面的架子上,這麽做是為了讓面片盡快晾幹。

等徹底幹透,面片再次發硬的時候,才能疊起來用菜刀切成絲。

滇南當地加工餌絲的作坊,基本上也是沿用這種做法,不過他們碾壓的步驟,使用的是成套的壓面機和粉碎機,而不是林旭這樣的手工操作。

半小時後,水分已經發幹,林旭從架子上將這些米漿片疊放在案板上,再卷一下,接著用菜刀慢慢切下去。

這些類似於寬面條的細絲,就是傳說中的餌絲了。

“唔……餌絲看起來沒有米線好看啊,米線滑溜溜的,餌絲看起來灰突突的,還沒光澤。”

林旭說道:

“米線是生漿煮制,先成型再煮制,所以看起來比較光滑,而這餌絲是蒸熟再加工,賣相自然沒有生漿好。”

生米漿能制作的食材很多,比如河粉,比如腸粉,比如米皮,用處廣泛,以後不忙了可以細細研究一番。

林旭把切好的餌絲放進袋子裏,密封後放到冷庫中:

“下午我做點餌絲嘗嘗,感受一下米線和餌絲的區別。”

沈佳悅問道:

“可不可以做點過橋米線啊?”

“過橋米線需要用老雞湯,上面飄著一層厚厚油脂的那種,比較麻煩,而且吃起來也就那樣,你要真想吃,以後不忙了再做吧。”

過橋米線不算難,無非就是用滿是油脂的雞湯煮米線,吃的時候要把米線從砂鍋中夾出來,吹一下再吃,否則容易燙到嘴巴。

原本的過橋,就是跨過一座橋,砂鍋裏的米線依然燙嘴,但過橋米線風靡那會兒,吃法變得繁瑣起來,還有各種各樣的規矩。

想想過去遍布大街小巷的過橋米線店,而如今卻很難見到,不得不讓人唏噓,過了氣的網紅美食不如狗啊。

“那我就等著吃咯!”

沈佳悅將那對鐵鐧清洗一下收起來,林旭見狀,對她說道:

“再買兩對兒大號的吧,回頭咱在店裏做一些潮汕牛肉丸子,看看有沒有傳說中那樣比乒乓球都彈。”

“好呀好呀,我現在就買……對了旭寶,今天參加齊思明拜師,你需不需要帶禮物啊?不是說這種場合不能空手嗎?”

林旭說道:

“我師兄準備好了,不用咱操心。”

對於兩個二十出頭的小年輕來說,參加這種傳統儀式感比較強的場合,多少讓人有些緊張。

萬一出錯,人家笑話的可不是林旭,而是師父高大爺。

所以一定要小心謹慎,免得鬧出笑話。

“今天拜師就是個由頭,其實重點還是賀家順清理門戶,順便把齊振濤的師承給捋順,姓孟的要被連根兒端了。”

雖然烹飪圈沒有相聲圈那樣沒有師承寸步難行,但比拼高端烹飪技法時,師承依然是一個很重要的參考目標。

有名師罩著的廚師,天然就比沒有師承的高半頭。

所以很多廚師明明手藝不錯,也擠破頭想要拜師,原因就是通過師門的關系更進一步。

在人情社會中,老師傅的一句話,或許比你寫一百頁的簡歷都管用。

林旭倒是沒這方面的煩惱,因為他直接拜了當世第一人為師,約等於一步走到了羅馬,是沒人會拿他的師承說事兒的。

而他之所以能在釣魚台和燕京飯店都吃得開,除了本身的廚藝之外,還是沾了師門的光。

有個好師傅,就是這麽重要。

現在,齊思明也準備拜師了,而且還是釣魚台綜合實力前三的邱振華,把齊振濤高興壞了。

因為他師門的體量,相對於淮揚菜中的邱家來說,多少是不如的。

更何況邱老爺子也是中華烹飪協會的理事長,實力威望應有盡有,絕不會再出孟家那種狗屁倒灶的事情。

這會兒參加拜師宴還有點早,林旭把小廚房收拾一下,打算把沈佳悅心心念的臘八蒜腌上,要快的話,說不定明天就能吃了。

做的時候順便再錄制條視頻,給即將放假回家的網友們找點事兒幹。

自己做的臘八蒜,吃起來絕對是不一樣的。

他跟沈佳悅在小廚房開始架設拍攝設備,同時讓後廚那邊準備一筐剝好外皮的大蒜。

小兩口忙活的時候,老孫頭家,則是另一番景象。

老孫頭端著打包來的丸子湯喝了一口,有一搭沒一搭跟小兩口聊著,等吃飽喝足,他帶著任傑去了書房。

把門關上後,老孫頭拿著一疊照片遞給了任傑:

“認識嗎?”

任傑看照片上是個五十來歲的男子,理著板寸,穿著皮衣,帶著京城胡同溜子那種特有的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