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任傑,你小子立大功了!魚鲊初熟,文學圈的聚會!(第3/4頁)

“老周一個勁兒的說你們這裏的早飯好吃,我們特意來嘗嘗。”

林旭笑著說道:

“不打擾,您幾位上去直接吃就行了,今天有青菜瘦肉粥和菜角油餅糖糕,想吃啥就問廚房那邊要就行了,甭客氣。”

“好嘞!”

走進店裏,見墩墩在吃飯,幾人也不上樓吃飯了,徑自走到服務台前,把墩墩團團圍住,看這小家夥吃東西。

林旭咬了口炸得香酥柔軟的糖糕,裏面那些紅褐色的粘稠糖漿立馬湧現出來。

他吹了吹,一邊小口吃著一邊向後面小區走去。

用鑰匙把門打開,林旭將手中最後一口糖糕送進嘴裏,咀嚼著來到臥室,還沒來到床邊,沈寶寶就睡眼惺忪的坐了起來:

“好香,你在吃什麽呀?”

“炸的糖糕……趕緊起床,給你帶了倆,接下來我每隔五分鐘就吃一個,要是起晚了可就吃不到了啊。”

“臭旭寶,你壞死啦!”

沈寶寶撅了撅嘴,閉著眼睛開始扒拉她的睡衣。

林旭擦擦手上的油脂,把她的衣服找出來,隨即提著糖糕去了客廳裏。

原本想坐一下的,但他突然聞到廚房裏有股若有似無的鮮味飄出來,便走進去,這才發現裏面的魚鲊好像腌好了。

之所以用好像這個詞,是因為魚鲊被稻草裹得嚴嚴實實的,林旭本人也沒法確認魚鲊的成色。

這些被稻草包裹著的魚鲊被放在一個托盤上。

現在托盤上已經滲出了薄薄一層散發著鮮味和腥味的液體,應該就是魚肉發酵得來的。

這些液體的產生,讓林旭想起了魚露的做法。

好像粵菜中經常用到的魚露,就是小雜魚加粗海鹽放進壇子裏密封釀制的。

要是按照魚鲊的路子入壇腌制,那豈不是也能獲得魚露了?

林旭覺得回頭可以試試。

“旭寶你在廚房幹嘛呢?”

沈寶寶拿著茶幾上的糖糕咬了一口,好奇的湊到了廚房門口。

“這些魚咋有股怪怪的味道?這是腌好了嗎?”

林旭點點頭:

“應該是腌好了,等會兒拿回去我拆一條試試……你刷牙洗臉了嗎就開吃?”

“馬上馬上,我就是嘗嘗鹹淡……”

某人狼吞虎咽的將一個糖糕吃進嘴裏,這才在林旭的催促下走進衛生間,接水擠牙膏開始洗漱。

洗漱結束,林旭端著魚鲊走出家門,而沈寶寶則是拿著糖糕跟在旁邊,一邊吃一邊好奇這魚鲊的味道。

“古人一般把鲊湯當成醒酒湯,應該是利用鮮味和發酵產生的酸味來醒酒的吧?”

林旭搞不懂古代人那麽吹捧鲊的原因。

準備按照教程把銀絲鲊湯做出來,親自嘗嘗味道就知道是怎麽回事了。

回到店裏,墩墩已經吃完了早飯,鹵品部的幫廚也將它的小盤子和小餐桌給收了起來。

來到樓上,周大爺他們幾個正在吃早餐,連隔壁超市的於大爺和釣魚佬老孫頭也在。

“嚯,今天孫大爺也來了啊。”

老孫頭捧著青菜瘦肉粥吸溜著喝了一口,這才說道:

“我老婆嫌我一直釣魚不顧家,一怒之下去閨女家照顧小外孫去了,我懶得動鍋,聽老於說你這裏有早餐,就跟著過來一塊兒吃了……這早餐做得真好,等會兒我再打包一些菜角油餅啥的。”

於大爺一聽好奇的問道:

“咋?還要去釣魚啊?”

“去,最近跟小河溝裏一條野生大鯉魚鉚上了,已經切兩根魚線了,不信釣不上來。”

於大爺咬了口油餅:

“我都鬧不清你這到底是去釣魚還是去喂魚了,十斤大鯉魚,估計一半重量都是吃你喂的魚食長的……”

老孫頭也不惱,笑呵呵的接受了老鄰居的調侃。

周大爺看了眼林旭端著的托盤,好奇的問道:

“這是啥東西啊小林?聞著有點鮮鮮的,也有點腥腥的。”

林旭笑著說道:

“這是一種失傳的腌魚方法,名叫鲊。”

在座的老人全都一愣:

“鲊?”

“這是啥東西?”

“好吃嗎?”

“都怎麽吃啊?”

林旭說道:

“一般都做湯吧,比如銀絲鲊湯。”

一說到這道湯品的名字,薛阿姨臉上閃過一絲驚訝:

“銀絲鲊湯?這不是《金瓶梅》第十一回中,潘金蓮挑撥西門慶暴打孫雪娥的一道湯菜名字嗎?當年讀到這段時候,一直好奇銀絲鲊湯到底是什麽湯品,讓孫雪娥抱怨不停最終挨打……現在,可以從小林這裏見識見識了。”

她的話也引起了許教授的興趣:

“陸遊在《鷓鴣天·懶向青門學種瓜》中提過鲊字:歌縹渺,艫嘔啞。酒如清露鲊如花。逢人問道歸何處,笑指船兒此是家,原來鲊就是腌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