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這湯也太配炒面了吧?有沒有不累還強身健體的運動?(第3/4頁)

上午十點多,林旭從冷庫中將早上煮的幾個豬肚全都拿出來,準備做酸辣肚絲湯。

這道湯的配料很簡單,而且很自由,基本上所有跟酸味和胡椒味不相沖的食材都可以使用。

不過最常見的,除了肚絲之外,一般會加蔥姜絲、胡蘿蔔絲和木耳絲,偶爾也會放筍絲、粉絲或者黃花菜切成絲。

除了這些食材之外,最經典的搭配還是韭黃和香菜。

最後出鍋的時候,抓一把往湯裏一撒,賣相立馬能提升一截。

將豬肚一剖為二,疊壓在一起,然後用菜刀切成細絲。

煮熟的豬肚再晾涼,會重新變得勁道,哪怕切成很細的絲也不會斷。

豬肚切好後林旭又切了點蔥絲,直接放在盛湯的盆裏,等會兒湯做好後盛進去,蔥香味會直接滲入到湯裏面,喝起來又鮮又美。

除了蔥絲之外,香菜段和韭黃段都能這麽操作。

把這三樣準備好,再切點爆鍋用的蔥段、姜片和幹辣椒段。

最後切點胡蘿蔔絲和泡發好的木耳。

原本林旭還打算切點鮮筍絲呢,奈何店裏沒有,只有酸筍,那還是算了吧。

酸筍不能往酸辣湯裏加,否則就變成彌漫著臭味的螺螄湯了。

一切準備就緒,開始制作。

鍋裏加入一些豬骨高湯,大火燒開,然後將木耳倒進去焯燙一下,焯好後再倒入胡蘿蔔絲,最後是肚絲。

把要煮的食材提前焯燙一下,能夠有效去除食材中的異味。

在家做的話,直接用清水就行。

但有條件還是用豬骨高湯,這樣焯燙出來的食材帶著濃郁的香味,做出來的酸辣湯更加香濃美味。

燙好的食材倒入大漏勺中控水。

鍋洗刷幹凈,裏面加入一點豬油,將幹辣椒段倒進去,用小火慢慢將香辣味給煸炒出來。

接著放入蔥姜,繼續煸炒。

炒得差不多時加入大半鍋豬骨高湯。

要擱別的湯品,這麽大量的使用豬骨高湯和豬油,做出來的湯鐵定是要油膩的。

但酸辣肚絲湯不會這樣,這道湯因為大量使用醋和胡椒粉的緣故,不僅能將湯的油膩感完全壓下去,喝起來反而酸香發汗,非常爽口。

等鍋裏的高湯煮開後,林旭沒有直接下入食材,而是拿著密漏,將鍋裏的幹辣椒段、蔥段姜片全都撈了出來。

爆料頭的時候把姜片放進去,就不用準備姜絲了。

喝的時候也喝不到讓人難以下咽的姜絲,對不吃姜的人很友好。

料渣全打出來後再熬一下,隨即將焯過水的食材倒進鍋裏,再淋入半炒勺的白醋。

白醋揮發性比較強,這會兒放醋,醋的酸味會快速揮發,同時帶走湯裏的異味,讓湯喝起來更香更鮮美。

同時白醋的附著性,也能讓食材中有淡淡的酸味。

放過白醋後大火熬煮一分鐘,加入食鹽、一點點提鮮的白糖、一點點味精以及和食鹽等量的白胡椒粉。

白胡椒粉是酸辣湯中必不可少的配料,甚至可以說是靈魂一般的存在。

這也是中原菜系的特點,大量使用胡椒和醋來調味,比如最著名的洛陽水席中的各種湯菜、胡辣湯、罐餃子等,都有醋和胡椒的身影。

放入調料後,在鍋裏攪動兩下,隨即再淋入一勺生抽和一點點老抽,給菜品增加點豉香風味和色澤。

攪拌均勻,再緩緩調入水澱粉,讓湯變得濃稠。

約莫差不多的時候,再舀一大勺香醋順著鍋邊倒入鍋中。

酸辣肚絲湯想要喝著酸香開胃,需要放兩次醋,第一次放白醋,讓食材有個酸味,同時將高湯中的異味進行一個清理。

而第二次就是出鍋前的香醋。

香醋酸度低,味道濃,最適合出鍋時候添加。

攪拌均勻後,把火關掉,隨即端著鍋,將裏面的湯一股腦倒進放著蔥絲香菜段和韭黃段的盆裏。

倒進去後再用勺子攪動一下,把盆底的食材翻到上面。

免得蔥絲香菜韭黃被燙老了。

做完這些,一份酸香美味的酸辣肚絲湯就算是制作完成了,湯色紅潤,稍稍濃稠。

白色的肚絲和蔥絲、紅色的胡蘿蔔絲、綠色的香菜、嫩黃色的韭黃、黑色的木耳……各種顏色匯聚在盆裏,讓整盆湯看起來有種別樣的美。

湯剛做好,朱勇和魏乾也各自做好了一鍋家鄉炒面。

同樣盛到盆裏後,端到外面,開飯!

外面,謝保民的兩個孩子已經從遊泳館坐地鐵到了,這會兒正在被耿樂樂督促著學習各自的課程。

兄弟倆一個八年級一個高一,比耿樂樂小沒多少。

但小蘑菇頭同學卻能輕松在智商上形成碾壓。

她一邊教一邊說道:

“你倆這情況,想考清華當我學弟還是很難的,這樣吧,以後每到周末都過來,我給你倆補補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