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番外篇·燕然勒石(第2/4頁)

這裏聚集了無數通過殺戮而搶奪來的財物、文化,但在數十年裏還是逐漸融合成了一種文明。

因為懶得管而形成的包容的文明。

這裏是哈拉和林,它也有它獨特的美,但它似乎已過了它最繁盛的時期,即將走向衰落。

直到,有一個聲音在此響起——

“入城!”

有人大聲喝令,因第一次見到這座城池而激動萬分。

這已是八月十五,中秋佳節。

月光鋪灑在廣袤的草原上,一支騎兵踏破了草原的寧靜,襲卷向哈拉和林。

奔騰的馬蹄聲近了,能看到一杆軍旗上大書著“唐”字。

時間仿佛回到了唐貞觀四年李靖滅東突厥。

唐時曾設置於此的安北都護府、瀚海都護府,如今像是續上了歷史的進程。

“砰、砰、砰……”

越來越多的蒙軍倒下,“張”字將旗也出現在了哈拉和林城外。

張玨手持大斧,策馬而上,將一根還插在城門處的敵旗劈倒。

“蒙古大汗已經投降,還敢抵抗者殺無赦!”

根據蒙軍的情報,如今張玨的主力應該還離哈拉和林城很遠,因此,海都親率大軍往西南方去迎擊進逼得越來越近的楊奔。

但張玨自出戰開始就沒有跟著主力緩緩進軍,他只帶了三千騎兵千裏奔襲;而楊奔才是率其主力牽制海都的那一部人。

留守哈拉和林的是海都的長子察八兒,他被打得措手不及,倉皇間組織蒙軍抵抗,卻已來不及了。

張玨的士卒中既有漢軍,也吸納了一部分從忽必烈軍中俘虜來的蒙古人,有的用火銃,有的用弓箭,無情地收割著守軍的性命。

這是一支專為遠征而訓練的兵馬,經過八年淬練,人人兇悍。

且有不少人的家鄉本就在漠北,更是對攻回哈拉和林有種狂熱。

唐軍就這般,以不可擋之勢直殺進哈拉和林城中,沖向萬安宮。

天明時。

“投降了!”

“投降了……”

萬安宮前的白纛倒下,察八兒放棄了抵抗,領著諸王走到了萬安宮前的大銀樹處,對著張玨緩緩拜倒。

他們以為,經過數年的休養生息,大蒙古國的兵馬恢復了過去的一半戰力就能輕易擊敗漢人。

如今卻發現,同樣經過了這數年,唐軍卻強大了許多倍。

從國力、將士、武器、裝備、戰略等等,唐軍已全方位地勝出了許多,甚至連地形都了如指掌,取勝已沒有了懸念。

唐軍以三千人殺敵五千余人,俘虜三萬留守蒙軍,繳獲牛羊三十萬頭,並擒獲海都之妻叠連臣同,以及海都的七個兒子。

……

“這就是哈拉和林!”

史炤按著刀大步走過萬安宮,收繳著俘虜們的武器。

偶爾也會有不甘投降的蒙卒在身後藏著刀,突然向他們沖過來,史炤身後的士卒便會擡起火銃“砰”地將其擊倒。

迎面,王立從另一頭過來,遠遠看到史炤,招了招手。

“王立,這就是窩闊台、蒙哥的宮殿。”

史炤迎上去,一把拍在王立的肩上,手上的血也拍了一肩膀。

“我爹,你爹,還有王將軍他們……他們在天上看到我們了!”

“嗯!”

“娘的,我們殺到了蒙哥的老窩!他們在天之靈該睜眼看看!”

史炤說到這裏,猛地有些失控,大吼道:“蒙哥!你他娘也給老子看清嘍!”

王立當即便給了他一熊抱,用力拍了拍他的背。

“仗還沒打完,把眼水收了。你隨大帥守城,我奉命去擊海都。”

“好。”

“走了!”

王立二話不說,大步便走。

如今楊奔就在哈拉和林城西南方向與海都決戰,他要領一千騎兵突襲海都後方。

……

鷹唳聲劃破長空。

從天空中俯瞰而去,可以看到廣闊的戰場上有兩支兵馬正在鏖戰。

蒼鷹遂向它的矢寶赤所在的方向俯沖去。

忽然。

“砰!”

一聲大響,血肉飛濺,那名矢寶赤怯薛軍半邊臉都被擊成了爛泥。

蒼鷹迅速攀飛,直上雲宵,消失在天際。

而下方的戰事還在繼續。

蒙軍分成好幾個騎兵陣形,以一個半圓弧形對唐軍形成了包圍,像是半串黑色佛珠。

唐軍卻是擺了一個固守的陣形。

兩軍之間,是如飛蝗一般不斷交織的箭矢。

煙在冒、血在流,在黑色的戰場上抹出越來越多的血色。

東北方向,有一小股騎兵直直地撞向了蒙軍的後方。

驚呼聲、怒吼聲大作。

“哈拉和林失守了!”

“支援到了,殺啊!”

於是半圓弧形的蒙軍陣形開始變得松散了。就像是一堵土墻被一把鏟子用力鏟了進去,土開始散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