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遷徙(第4/7頁)

至於被褥和金銀等貴金屬,她同樣放進空間裏,如今只剩下家具放置在屋裏。

等將所有物件收拾妥當,人們困頓不堪,木槿更是早早家去歇覺。

同時,木槿是全家頭一個起床的人。

看眼前的模樣,洪水必然會到來,卻不知道究竟何時才能落下去,換句話說,他們往後很長一段時日都會在外漂泊。

大人不礙事,孩子的日子則最為難過。

尤其南邊多蚊蠅蟲豸,孩子肌膚又嬌嫩,平常稍有不注意就會被叮個大包,之後又要開始露宿野外的日子,木槿特地燒水給孩子洗澡擦上痱子粉,就算無法阻止蚊蟲叮咬,卻多多少少可以為皮膚提供一層屏障作用。

至於她自己,也早早梳洗好將貼身的換洗衣物塞進空間裏。

出發時天色尚未變亮,眾人指定沒有空閑生火造飯,唯有啃幾口此前準備好的食物囫圇吞進肚子裏。

木槿先在空間裏拿出準備好的熱乎粥喂給孩子,又將粥裝進水囊裏避人耳目——最初她在逃荒路上用過這個法子,同時準備兩個外表相似的水囊,一個正常放在外面,一個則放在空間裏保溫,確保大人孩子都能吃到口熱乎東西。

如果有雞蛋就好了,雞蛋能夠快速補充營養,無論大人亦或孩子都能受用。

奈何亂世裏人活下來尚且不易,哪裏有空閑養雞鴨,縱使養活過,照樣將雞鴨充作食物填飽肚子了,想買雞蛋都沒處買去。

幸好雙胞胎已經三歲多,相比於剛逃荒時身體強壯不少,生病夭折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待收拾完,木槿就抱著孩子去跟爹娘匯合。

王家東西已經收拾妥當,鐵鍋廚具以及部分糧食皆放在牛背上,其余衣裳銀子則由家裏人自己背著。

崇文崇武兩兄弟還每人拉著一個木筏,倘若水變深,手中拉著的木筏是可以用來救命的。

不過因為外頭的積水已然沒過膝蓋,木筏自然而然漂浮在上頭,倒不必花費太大的力氣拉它,只消控制好方向即可。

最讓家裏人頭疼的還要屬那頭黃牛。

牛不如人靈便,在積水這般深的情形下行動愈發艱難,加上動物對於災難的感知同樣靈敏,黃牛或許已經意識到災難即將到來,再不復從前的踏實溫馴,竟隱隱露出幾分狂躁來。

而且藥山不曉得是什麽情況,他們尚且知道去藥山避險,離藥山距離更近的村莊自然不會錯過,到時候想護住耕牛恐怕要花費不少力氣。

木槿同王寶山提過她的擔憂,但不等木槿說完,話就被王寶山打斷。

在王寶山眼裏,耕牛就是他另一個孩子,他不允許任何人打牛的主意,即使是自家閨女也不成。

看著王寶山防賊似的眼神,木槿悻悻離開了。

東小莊好幾戶有牲畜的人家面臨同樣的隱憂。

不遠處就是虎視眈眈的陌生人、牛在泥濘難行的土路上行走舉步維艱,欲保住耕牛,必須下死力氣才成。

至於說把牛宰殺掉,農家人怎麽舍得?

與王寶山差不離,農家人將耕牛視作與兒女同等重要的存在,除非真的等不到活路,他們輕易不肯放棄耕牛。

因此,人們只能拖拽著耕牛往前走。

人們穿著布衣草鞋往前走,剛邁出家門,膝蓋以下就被水浸透。

木槿有提前準備,空間裏有幾套雨衣,她提前改造過,把一層布料縫在雨衣外頭,能夠保證身體不被淋濕,鞋子也做了類似的改造,如今木槿跟吉祥如意身上都穿著類似的防水衣物。

不過她下半身全浸在水裏,即使防水性能再好的東西都不會萬無一失,腿上還好,鞋子裏早就灌滿了水。

兩個孩子倒不礙事,他們被家裏大人輪流背著,除卻用後世雨衣制造而成的特殊衣物,還分別穿了蓑衣,連頭發絲都沒濕。

泥土粘鞋,每每走出一段距離就得拿竹籌將鞋底粘上的泥土刮幹凈繼續走,在跟織女鎮的人匯合之前,木槿就用竹籌刮了兩三回。

見到東小莊的人馬過來,織女鎮眼尖的人立馬注意到他們帶的家當實在太少,當初車隊逃荒過來時,家家戶戶滿載糧食,就算這一年多時間裏沒有多少收成,卻怎麽都不可能把那麽多糧食給消耗幹凈。

如今與東小莊比起來,織女鎮倒顯得闊綽很多,他們大包小包將所有能帶的家什全給帶上,木筏上頭同樣綁了不少東西,行進起來格外艱難。

裏正湊上來問王寶興:“老兄,你們東小莊咋就帶這麽點子東西?”

倒沒存壞心思,純粹因為好奇。

如今水位日漸上升,屋裏指定會進水,糧食會被水淹沒甚至發黴,人們竭盡全力帶更多糧食出來,除卻糧食實在太多的富戶人家,其余人皆將所有能帶的都帶上。

在裏正看來,就算實在沒法子全帶出來,總能帶個大半,東小莊那群人委實太怪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