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遷徙(第3/7頁)

眼瞧著大水避無可避,必須去高處才能逃過一劫。

前幾日他已經叫族裏德高望重又有見識的人前來商議過,囿於大夥剛遷居不久、對織女鎮附近不熟,壓根不曉得何處有足夠高又安全的地方可供躲避。

如今織女鎮遞過來的橄欖枝正是時候,王寶興在仔細聽完裏正托人傳的話之後就毫不猶豫決定與織女鎮的人一起過去。

而且東小莊眾人都是從屍山血海裏拼出一條活路來的,幾乎家家戶戶有把大刀,縱使織女鎮人多勢眾,可並不是他們的對手,王寶興不怕他們設置圈套。

眼下唯一令他心急的便屬於明日一早就要離開,委實倉促了些。

王寶興敲響家中的銅鑼,這是他與族人們逃荒前就使用的聯絡方式。

果然,在銅鑼聲響起不久,人們就三三兩兩來到王寶興處。

隨著積水越發多,眾人心裏難免犯嘀咕,隱約能夠猜到族長喊自家過去的目的。

饒是積水沒膝且土路泥濘難行,他們照舊拖家帶口往王寶興家趕。

逃荒路上靠族長才能順利來到南邊,眾人皆把王寶興當做前行的主心骨,仿佛只要王寶興還在,無論發生何事都能順順當當渡過。

看著院子裏烏泱泱的人頭,王寶興皺眉:“怎的來了這麽多人?”

在王寶興看來,每戶人家當家的過來就成,老人孩子著實沒必要冒雨前來。

有人咧著嘴說:“族長,俺總歸要過來聽聽你咋安排,否則心裏不落意。”

王寶興沒在這個話題上糾結,他轉頭將決定說了:“方才裏正派人過來跟我說,織女鎮預備往二十裏外的藥山上躲避大水,問我們要不要同行,我尋思著如今既沒有旁的法子,何不同織女鎮一道過去。”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在他們眼裏,族長的決定就沒有錯過,自家只消老實跟著族長走就成。

木槿不知道藥山在何處,但她曉得在洪水即將到來之際,地勢高的地方總能比旁處多出些生機來。

而且木槿幾乎跟王寶興前後腳知道消息。

陳寡婦母子受到木槿不少照應,她自打被告知織女鎮全鎮都要往藥山避災後,就趕緊招呼兒子麒麟前來告訴木槿,麒麟離開的時候還險些與裏正派來的人撞上,幸虧他機靈才躲過去。

對於要離開剛紮根不久的東小莊,人們心中早已提前做好準備,唯一算得上驚訝的便是明日就得出發,略微倉促了點。

王寶興當然能猜到眾人的想法,他道:“反正我們的糧食全被劉半仙收進乾坤袋裏頭了,各家帶著竹筏和鍋碗瓢盆就成,別貪多。”

說到別貪多時,王寶興的語速格外慢。

人們辛辛苦苦積攢了那樣多的家當,指定想全帶上,不過如今積水這般深,走動比當初在逃荒路上還要艱難,著實沒法子攜帶太多東西。

帶著必要的東西就行。

中間木槿還提醒大家帶上家中的水囊。

有人奇怪:“如今都發大水了,俺們不愁沒水喝。”

倘若木槿提旁的事,他們保準馬上答應,只是在發大水、水多得喝不完的情形下,再帶水囊未免太奇怪。

木槿哪裏怕沒水喝,只因洪水往往會帶來人或小動物的死亡,極易滋生細菌,倘若喝了不幹凈的水,人也會跟著生病,再嚴重點更會爆發疫病。

她跟族人們解釋道:“我並非擔心沒水喝,而是聽天賜提過一嘴說,在洪水亦或地動之後,外頭的水被混進太多臟東西,人喝進肚子容易得疫病。”

許天賜外祖家世代行醫,加上他自己就是秀才,借許天賜的名義說話更能讓人信服。

說罷木槿突然想起旁的事——

當初在逃荒路上為了讓族人們相信自己,她借許天賜的名義做過不少事,每回她都會在心裏默默說等安頓下來一定要給他上香燒紙錢,結果來到南邊又是忙著建房又是忙著織布,竟將此事給忘到了腦後去。

“等在洪災裏活下來,我必會給你燒紙上香,這回絕不食言!”木槿默念道。

王寶興不懂醫術,但他隱隱約約記得在從前讀過的書裏有這句話,他率先附和木槿:“五丫頭說得沒錯,且聽她的,帶上水囊走。”

見東小莊兩個主心骨王寶興和木槿都說讓帶水囊,原本嫌棄水囊累贅想多帶點被褥衣物的人立馬噤聲,即使心底裏不樂意帶,但為了以防萬一還是帶上吧。

眾人散去之前,王寶興再次叮囑道:“記得明日雞鳴前兩刻鐘先在村口見,我們一道去織女鎮那頭的岔道口同他們匯合。”

眾人紛紛應答:“曉得了。”

對於木槿而言,貴重的東西都在空間裏了。

如今她空間裏除了自己和東小莊的糧食,還存放了各類可以馬上食用的食物,譬如小米粥、饅頭等等,又額外燒了一大鍋水,直接把燒水的大鍋給塞進空間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