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第3/4頁)

雖然她上輩子,徐姥爺甚至還沒到退休年齡,正是拼搏事業的年紀,但在這個時代,老人家已經可以頤養天年、含飴弄孫了,家裏也不缺錢,結果退休多年反而又被拉出來幹活,徐姥爺如此完全是支持他們的事業。

屬實是全家總動員了。

被全力支持了的沈麗姝也心有愧疚,但又離不開徐姥爺的幫助,只好折中一下,限量銷售,忍受著老顧客們搶不到黃金饅頭的怨念,也不肯加大貨量,讓徐姥爺累著身體。

就這樣抱著點矛盾的心情,愉快合作了大半年,等沈麗姝和小夥伴們緊鑼密鼓籌備了幾個月,燒烤店盛大開業前夕,徐姥爺也給他們送來了一個驚喜。

好家夥,老人家也跟著孩子們追求上進,擴大規模,這段時間連徒弟都收好幾個了。

徐姥爺過去對收徒這件事相當謹慎,可以說都有些敝帚自珍,這麽多年真正算他徒弟的,徐大舅算一個,徐虎算一個,徐二舅都不算,他跟徐力都只學了些基本功,徐姥爺真正壓箱底、能稱得上吃飯的家夥什,只傳給能繼承他衣缽的長子長孫。

親兒子和孫子尚且如此,提外頭那些沾親帶故想拜師的人,更是一概不搭理了。

然而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徐姥爺現在繼承衣缽的大孫子跑了,身邊幾個小一些的孫子,眼看著也是要送進城給外孫女使喚的,可以跟他學點手藝,但卻沒辦法繼承他的手藝並發揚光大了。

外孫們約莫也是如此,他們都是姝娘備用兵,應該沒可能跟他學本事。

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自家孩子都去奔更好的前程了,徐姥爺當然是欣慰的,但是讓他看著自己一身本事無人繼承,也很不甘心,老人家只好從侄孫中挑幾個好苗子過來,手把手教他們廚藝。

老人家如今帶徒弟,只為了滿足精神層面的追求,沒那種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顧慮,自然手把手教得很是盡心,跟當初教兒子和孫子如出一轍的用心。

徒弟們也學得很認真,吃苦耐勞又勤快孝順,到了徐家就搶著幹活,洗衣做飯打掃衛生,讓兩個舅母樂得不行,徐姥爺也越發覺得他們是可塑之才,連手裏的饅頭大項目也開始帶他們做了。

特意在燒烤店開業前通知沈麗姝他們收徒的事,就是在告訴他們,他老人家身邊有了孫子和徒弟們使喚,生產力大大的提高,可以適當的提高饅頭備貨量了。

當然徒弟們還沒有出師,真要把這個項目全權交到他們手裏,徐姥爺還擔心砸了自家招牌呢,所以重要工作還是他動手,重活累活就讓徒弟們代勞,老爺子表示很輕松,工作量翻個倍也沒壓力。

徐姥爺如此機智,沈麗姝和小夥伴們當然也樂見其成,從善如流的增加了訂單,這之後徐姥爺出品的饅頭一如既往的品質絕佳,他們就更高興了。

正是見識過徐姥爺身邊幾個小徒弟也很能幹,沈麗姝才放心把炸黃豆和蘭花豆的工作也交給他們。

蘭花豆的步驟再復雜,肯定也要比饅頭容易上手,有徐姥爺手把手教到,絕對沒問題的。

事實也的確如此,從鎮上炸好送過來蘭花豆和黃豆,一如既往的受顧客們歡迎。

只是這樣一來,徐二舅的工作量又增加了,每天多了二三十斤的油炸零食,也是個不小的負擔。不過還好把它們轉包出去的時候,開業活動結束了,店裏備貨量減少了一部分,加上有沈三伯幫徐二舅分擔,增加的這二三十斤重量,倒也不算什麽大事。

等沈三伯進城打工,徐二舅恢復了一個人采購送貨的日子,但他投資的肉鋪也順利開張了,徐二舅只要在鎮裏把其他食材買齊了進京,路過外城肉鋪叫上大舅哥,郎舅倆有說有笑的進城送貨。

之前拉投資的時候,林大舅說得很好聽,投資自己的肉鋪,到時候需要的豬肉不用徐二舅動手,他們直接送貨上門。

那徐二舅當然不會客氣,該偷懶的時候就得偷懶。

也正好他進城的時候,肉鋪已經過了高峰期,林大舅就算自己沒功夫親自送貨,也可以讓徒弟陪徐二舅跑一趟。

於是對徐二舅來說,有工作越輕松,工資還那麽高,他好喜歡打工的!

但是對於奶茶小哥宋向民而言,小菜中的蘭花豆和黃豆都變成現成的,他只要用大盆裝起來,嘗嘗鹹甜口味是否合適,淡了就再拌點鹽,然後放操作台上,顧客需要多少就裝幾個盤,這的確一點不費事了。

可涼拌豆腐絲和皮蛋也同樣受歡迎,這些卻只能他是趕在營業前準備好。

盡管天還沒熱到飯菜一隔夜就變質的地步,最注重食品安全的姝娘也不想冒任何風險,自家只賣當天的新鮮食物,所以每天一上班,宋向民就成了各部門中最忙的那個,一個人煮甜品拌小菜,忙得腳不沾地。可等正式營業後,小夥伴們一個個忙成了陀螺,他這邊反而清閑下來,可以悠哉悠哉的笑看大家忙成狗,拉滿了仇恨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