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二】

嫁娶不須啼

懷愫

六月末時, 裴家接連出了兩樁事。

一是裴家分了家,祖宅自然是歸長房,田地商鋪大半給了二房, 只有京城的宅子留給三房。

二是裴家分家之後, 大房二房相攜回祖籍耕讀去了。

京城中就只留下了三房。

說是留下三房,其實就只有裴觀一人。

舉家回鄉, 裴老太太再不願意離京, 也不得不跟著繼子們回鄉。裴三夫人又還在娘家省親, 偌大個裴府, 入了夜就只有留雲山房中還亮著兩盞。

一盞是裴觀書房,一盞是卷山堂。

阿寶人雖不在, 但她屋裏的燈時時亮著,每夜都陪著書房燈亮到天明。

京城裏還傳說,裴探花的妻子滑了胎,因滑了胎回娘家去了。

衛夫人跟陶英紅打聽:“妹子?阿寶是不是要和離?”外頭眾說紛紜, 知道林衛兩家相熟, 還曾來問過她。

被衛夫人啐了一回去,她可是連阿寶懷孕的事都不知道,怎麽就滑了胎?

阿寶走時,是想帶紅姨一起走的, 偷偷把紅姨接到別苑商量。

陶英紅想來想去搖了搖頭:“我去了遼陽, 等你阿兄回來,誰給他張羅娶媳婦的事?”她還勸阿寶,“這究竟怎麽回事?好好的怎麽非要去遼陽?一去遼陽,多久才回來?”

怎麽能把姑爺一個人放在京城裏呢?

“你告訴我, 你倆是不是又吵架了?”

阿寶搖搖頭:“沒有, 我們倆不會再吵架了。”無心可猜, 還吵什麽?

“實在是我太想阿爹了,此時出發,雖趕不上草場豐美的時候,但能看見萬馬奔騰,那多有意思。”

陶英紅很不滿意,要是小時候真得揪著她的耳朵打幾下屁股,可她都大了,連她丈夫都沒說什麽。

“你呀……萬一,我是說萬一,萬一你回來,姑爺身邊有人了呢?”

阿寶只笑不語。

裴探花的妻子省親,高學士佩服得五體投地:“你這是用了什麽法子?”

前些日子他一下衙就出城,屁股壓根就不肯多沾翰林院的椅子。那會兒高學士就猜測他會佳人,還想他是趁著胭脂虎不在,金屋藏嬌。

倒不怕老丈人發威?

大家一道打崇州來的,林大人可是崇州舊人,陛下如此信賴他,這一年中派去遼陽的巡檢,回回上報,陛下都大為滿意。

今年才剛過半,發去遼陽的賞賜就不少,朝中多的是人羨慕探花郎有妻運。

高學士也是崇州人,他特意勸了裴觀兩句:“裴侍讀,你家那一位不同尋常。”小心嶽父發怒。

裴觀微微一笑:“多謝高大人,受教了。”

高學士撚撚胡須:“怎麽今日裴侍讀還不下衙?”今兒又不是他輪值,這麽想來,這些日子他不論輪不輪值都在翰林院裏,有人同他調班,他也總能答應。

這麽看,那位佳人想來已經被打發了。

高學士用種孺子可教的目光看著裴觀:“這才好,年輕人,正該多為國為家多辦實事。”

直到高學士離開,裴觀等小太監來傳話:“大人已經去了。”

裴觀整肅衣冠,官服都未脫,出了宮城,走入小巷,上了只小船。

船只直往秦淮河去。

七月裏正是秦淮河最熱鬧的時候,兩岸邊秦樓楚館,河面上畫舫遊船,琴瑟琵琶笙歌不絕。

裴觀坐著小船到河中與另一只大船相匯。

船中人掀開簾子,見裴觀一身官服,頗有些吃驚。

朝廷是不許官員狎妓的,有違者廷杖六十。但這種事怎麽能禁得住,煙柳繁華地,富貴溫柔些,大家前來都改換私服,若有瞧得上的,再用小轎請回家中。

若被揭發,還得按罪罰俸挨板子。

是以崔家蓄了許多私妓,成了京城官員們最愛去玩樂的地方。

那人道:“裴大人請人看戲,怎麽自己還晚到了。”

水邊有痤臨水的戲台,兩舟離戲台不遠。

裴觀微微一笑:“在宮中耽誤了片刻,怠慢了王爺。”

齊王幾回想將裴觀納入麾下,都被他躲開,沒想到他會主動送上門來,心中一時好奇,這才回帖赴約。

來了之後才知道,今天戲台上並不唱戲說書,這就更有意思:“裴大人請本王看戲,是看哪一出戲?”

總不會是請他來遊湖的罷?

“請王爺移駕。”

裴觀說完,做了個請的手勢。

兩艘船沿河停著,船頭連著船尾,不用架踏板就能邁步過來。

齊王出門帶了許多護衛,他人還沒過來,護衛先上船來搜查船艙,裏外都看過,伸手就要掀開布簾,看看簾後是什麽。

裴觀就道:“這個,還是讓王爺自己瞧罷。”

齊王愈發覺得古怪,外頭都傳裴觀從不二色。這事齊王並不相信,裴觀不二色,為的還不是嶽家。

看他這麽諱莫如深的模樣,難道是要送女人?給他送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