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月餅(第2/2頁)

戥子送熱水,結香送湯飯,到了晚上,福兒已經換了一身新衣,與姐姐同被而眠。

螺兒拍著她的背說:“倒像是小時候似的。”

福兒把臉埋在軟被裏:“要是真能回去,就好了。”

“咱們倆就在這兒,把日子過好。”螺兒說完,等了半天妹妹還沒言語,側頭一瞧,福兒已經睡過去了。

再過幾日便是中秋,再是到山中來松快,中秋也得回去團圓。

阿寶也得回娘家,雖爹在外任,但她得給紅姨拜節去。

一只只箱籠裝上車,燕草從頭到腳裹得嚴實,幃帽上的白紗垂過腰,福兒瞧見了便問:“燕草姐姐也是跟咱們一樣的?”

她問的是出身,這些日子雖沒到前頭去當差,也慢慢摸清楚幾個姐姐的來歷。

戥子是打小跟著姑娘的,結香是富商家裏賣出來的,只有燕草,她還不知道。雖沒說上幾句話,可看她說話做事,就知她們出身差不多。

螺兒點點頭:“是,別人的傷心事,咱們可不能提。”

福兒乖乖應聲,跟在姐姐身後,懷裏抱著包袱坐上車去。

眼見少爺伸手要扶少夫人上車,她感嘆一聲:“少爺待少夫人可真好。”

結香接過話頭:“那可不,你姐姐求少夫人,少夫人還沒開口呢,少爺便把事兒辦了,你說說好不好?”

看福兒傻乎乎只知點頭,結香摸了包炸江米果子,往她手裏一塞:“吃罷,你姐姐就愛吃這個,你這名兒改得好,進了咱們家,那可是掉福窩裏了。”

阿寶與裴珠同車,看她依依不舍的樣子,對她道:“等過了節,咱們再來。”

她也不想走,大黑的老婆生了一匹小馬,半夜裏馬伕接的生,阿寶還想多看小馬兩眼。臨要走了,還叮囑那馬伕:“草料豆料都要足,好料才能養活好馬。”

兩歲之前馬都太小了不能練,撒出去小跑幾圈還成,不能使力訓它。

連大黑都留下來了,不讓它們一家三口分離。

裴珠被阿寶拉到馬廄去看小馬,裏頭再幹凈,那也有味兒。以袖掩口,看阿寶蹲身跪在幹草垛子上摸小馬的頭,還誇它:“你生得真漂亮,你長大了定比你爹娘還要俊。”

裴珠再沒見過阿寶這個樣子,嘖嘖稱奇:“原來小馬要長到兩歲才能騎呀?”

“兩歲還是小馬,戰馬是三歲往上的最好,其實四歲的馬兒才算長成。”要不然怎麽得有個好馬伕呢,就得是經年的養,養成了再教。

景元帝把遼陽行太仆寺的差事交給林大有,便有長年的計劃,皆因一兩年是養不出大批戰馬的。

“崇州大營的軍馬那可是從我阿公到我阿爹,一代代養出來的。”戰場上那些折損,可把她爹給心疼壞了。

阿寶摸著小馬腦袋,要給它起給威風的名字:“你就在這兒,這兒還能時不時出去跑跑吹吹山風,真進了京城你可就關在馬廄裏了。”

心裏暗暗想,等它兩歲,帶它跑一次遠程。

最好是能騎著它找爹去,阿爹又寫了好些信來,她的輿圖上又多了好些個小紅點兒,每一驛,阿寶都想親自用腳踩一踩。

阿寶一萬個舍不得,裴觀只好哄她道:“等過了中秋,我再帶你們來。”

這回出門,沒再碰上蕭思卿,只聽見山林間有高歌吟誦聲傳來。

燕草擡頭望去,就見山間衣影簇簇,心知這是公子請人登山賞月,她目光一瞥又收回來,登車坐下,一行人回去了裴家。

福兒緊緊跟著姐姐,半步都不離開,入了裴府,她才徹底松一口氣。

夜裏躺在床上問:“我幹什麽呢?我總得有個正經差事罷?”

螺兒想了想:“要不然,你跟我學,我教你怎麽給少夫人洗頭梳頭發。”這是燕草教給她的,如今她再教給妹妹。

福兒點點頭:“好!我一定好好學。”

第二日螺兒帶著妹妹去當差:“已經改了名兒,往後就叫福兒。”

燕草微微笑:“這名字好,再提上來的小丫頭,就跟著她叫,福祿壽喜。”挨個兒排下去。

“怎麽沒有財?”結香問。

燕草指指戥子:“咱們屋裏不是已經有個“財”了。”秤銀子的戥秤,可不就是財麽。

戥子不以為忤,幾人笑成一團,說定了中秋每人湊些錢,主子們吃中秋宴,她們幾個也辦個中秋宴。

“難得你們團圓了,我也得沾沾喜氣!”戥子這麽摳門都摸了一百錢出來。

螺兒更是拿了錢讓大廚房做月餅,今年她終於能跟妹妹分月餅吃了。

一塊月餅切成了兩半,福兒看著那白瓷碟輕聲道:“再切一刀,那半塊留給爹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