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洲際杯決賽:第一場(第2/4頁)

“走吧。”範總見杭峰睜開眼睛,招手說道。

孫烈在範總身邊盈盈笑著:“修煉的怎麽樣?運轉一周天了嗎?”

杭峰起身走到他們身邊,點了一下頭。

三人在無數目光的注視中,率先走出選手休息室,走向賽場。

天黑盡了。

看不見星星,就連月亮都蒙在一層薄紗的後面。

天氣預報說過兩天有大雪。

黑壓壓的天幕帶來清冷的空氣,但大雪山裏的燈火,全猶如一地的繁星。

明亮如織。

從山頂上,就有燈光亮著一路照下來,到了賽場更是每隔五步就有燈光明亮,尤其是矗立在U型池上方的大燈,連成的燈幕將冰壁照的纖毫畢現。

今天下午才重新噴塗的冰壁上沒有任何的痕跡,工作人員正走在U型池裏,進行最後的打掃。

杭峰走向U型池,目光落在U型池的盡頭,那裏正是觀眾席所在的地方。

唐雋和國家隊的隊員都在那裏,護欄的後面,可以看見一群穿著紅白隊服的人,遠遠的還有人在揮手。

杭峰正在比賽狀態裏,沒有回應那邊的加油聲,只有孫烈擡手回應,還在頭頂上比了一個“大心”。

於是觀眾席那邊就響起了“咻咻”的口哨聲。

國家隊員們互動了一下很高興,指著那邊說:“杭峰是不是有點緊張啊?都不回應我們。”

唐雋側目,覺得杭峰不可能做這種動作,再說緊張?不至於吧?

只是這麽想著,唐雋好像也莫名地緊張了一點。

畢竟,咳,是杭峰的第一場常規賽的國際賽場,更慎重一點也不過分。

這樣想著,唐雋的手指輕動,不斷地調整焦距,穿過燈光和悠長的U型池,杭峰的臉出現在了相機屏幕上。

是很認真的表情,眉心微蹙,手上一直在撕著手套上的腕帶,這確實是緊張的表現。

“哇!你這相機好厲害!拍的這麽清楚?”

“不老少錢吧?”

國家隊的隊員湊過來,好奇地看著唐雋價值百萬的“大炮”,滿眼的贊嘆。

唐雋卻若有所思。

看來杭峰很想拿到這場比賽的冠軍。

其實也不是沒有機會,就看裁判那邊怎麽考慮了。

這樣想著,唐雋的視線移到裁判們所在的小屋裏,目光仿佛穿透了墻壁,凝望過去。

裁判室裏。

裁判們剛剛結束了一個簡短的班前會,正泡茶的泡茶,接咖啡的接咖啡,各自端著提神醒腦的水杯,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還是資格賽的那八名裁判。

三名華國裁判和四名外國裁判,以及來自國際雪聯的查利裁判。

裁判們回到自己座位的過程裏,都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時不時看一眼身邊的人,用目光交流著什麽。

就在剛剛,查利裁判重點說了一件事,提醒眾人謹慎對待杭峰和白鳥優宇的打分,並且再一次的將兩人的比賽履歷,尤其是個人擅長的部分,和優缺點進行了提前的說明。

賽前開班前會本來是很正常的事,提醒裁判對重點選手的關注也很正常,但這裏的裁判都算是“人精”了,從這次會議裏少許不一樣的地方,嗅出了問題。

查利總裁判竟然在賽前,臨時更新了杭峰的資料。

紙質的資料還是原本的那些,但在查利總裁判的嘴裏,卻提醒道:“去年在X-games賽賽場上,杭峰刷滿了四周的技巧動作。

今年在華國聯賽上,杭峰也完成了幾乎所有的四周半,正反手的落地,更為復雜的抓板動作都出現過。

在資格賽裏更是做出了一個五周。

如果單從難度系數來看,杭峰和白鳥優宇水平幾乎相近,所以我希望在座的各位同仁,在這兩位選手難度相同的前提條件下,更多的從他們的高度和起落點、連貫性等方面打分。”

很有意思的一段話。

看似要求裁判公平的話語深處,這種公平反而透露出一種不公平的信號。

簡單來說,就是讓大家暫時忽略“印象分”這種東西,給東道主選手一個公平的賽場。

看來,東道主方面開始用力了,對今天的冠軍有所企圖。

不過這也正常不是嗎?

幾名外國裁判對視一眼,看著對方的眼神,自己也有了答案。

東道主的特權永遠不能忽略,哪怕是在奧運會上,東道主的選手依舊存在優勢。

更何況華國方面並不是要讓他們對杭峰暗箱操作,僅僅是要求他們暫時放棄“兩年印象周期”這個要求,其實相對於一些奇葩東道主而言,這已經算是非常克制了。

可以,沒問題。

目光交流間,裁判們找到了共同的答案,更有個別裁判對華國裁判友好地笑了一下。

三名華國裁判得到信號,肩膀上的壓力驟然一輕。

這樣就好,能夠調用一點東道主的權利,給自家的運動員一個相對公平的賽場,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