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第一次巨浪挑戰(第4/4頁)

杭峰的滑法,太莽了。

出於自我保護的本能,大部分人都不會這麽滑。

“這個角度,很快就掉板。”

“最多兩秒鐘。”

“下一秒就掉。”

觀眾席上的沖浪愛好者用自己的經驗這樣評論。

這個特殊的巨浪和杭峰的表現逐漸吸引了很多目光,本來已經打算中場休息一下的觀眾,在身邊人的提醒後,重新拿起了望遠鏡。

望遠鏡裏,在巨浪上沖浪的亞洲年輕人顯然和他們經常看見的選手表現不同。

角度不同,姿勢好像也有點不同,還有他身後搖擺的白色水痕,無一不在說明他現在正在經歷的考驗。

恐怕這個選手的比賽只能到這裏了吧?

像是失去了平衡的樣子,而且角度那麽大,是沒有沖浪的經驗嗎?

然而這樣的念頭還在,等待杭峰失敗的心情也在持續,可是一秒過去,兩秒過去了,三秒過去了……杭峰還在巨浪上,沒有如自己想象的那樣摔下來。

這不科學啊!!

現場的觀眾在心裏大叫,都這樣的還沒掉板嗎?

“這太科學了啊!”

然而在直播間的觀眾卻集體大喊,興奮到頭發都張開了。

“杭峰太棒了!”

“我們的U型池未來之星表示,這樣的坡度算得了什麽?”

“我們的滑板速降冠軍表示,這樣的速降速度算得了什麽?”

“突然愛了愛了,杭峰這是只要搞好平衡,其他就都不用擔心啊!”

“不恐高,不怕速度,不擔心角度,平衡感還超絕,這是什麽級別的大佬,未來可期了!”

顯然比起現場觀眾還不知道杭峰參賽這件事,直播間裏已經看過宣傳片的觀眾,就非常清楚杭峰的實力有多強了。

搖晃?!

沒關系,這就是我們的戰術找平衡!

角度大?!

沒關系,這就是我們的戰術在躲避管狀浪!

總之,杭峰這一刻做什麽,在直播間的觀眾眼裏,都是對的,都是大佬最完美的處理方式!

不明覺厲啊!

杭峰確實很吃力。

在脫離的“軌道”之後,他能夠感覺到這種不順著大海脈絡沖浪的方式,讓他顛簸的厲害,隨時有著跌落的可能。

光是維持平衡,他就用盡了全力,到全身肌肉,包括腮幫子都疼痛的程度。

其他的已經無瑕顧忌了。

他咬著後牙槽,用平展開的雙臂控制平衡,板頭不停的往上翹又落下去,為了避免自己被摔出去,他必須時刻控制身體的重心。

往下俯沖的角度已經快要到他都無法控制的程度,角度再大一點,一旦變成接近直角,神仙來了恐怕都得掉海裏去。

終於,在感覺到馬上失控的前一刻,杭峰保持住了板頭的朝向。

大概就是75°角的程度,比其他所有選手角度都大的情況下,停了下來。

就像走在鋼絲線上,多一分都危險。

可他就是這麽完美地停在了自己的臨界點。

只有對自己的實力有著極為精準,同時在賽場上表現的非常松弛從容的運動員才能做到。

杭峰成功了!

身後的沖浪尾波也變得平穩順滑!

如果非要形容,杭峰就像升空的火箭,在穿過大氣層的時候劇烈地顛簸著,直至來到外太空的軌道,一切都不一樣了。

看的更遠,視角更大。

換成杭峰的巨浪挑戰,就是他擁有了更快的下滑速度,也有著更大的機會,在被浪花追上之前沖出來。

這個部分,或許可以稱為巨浪的挑戰的第二關吧。

當他平穩下來後,所有為他捏一把汗的人,也都淺淺地松了一口氣。

“平衡感太棒了。”

“是怎麽做到的?我真的以為他會掉板。”

“說起來話長,簡單來說他剛剛成功突破了次元,在這個浪的另外一個位面。”

是說起來話長,但所有的職業選手和他們的教練們都知道,這很難,不是沒有人能做到,而是非常難。

巨浪挑戰有時候是要看運氣的,誰都不知道這個浪形成後是什麽形狀,所以想要完成挑戰,最簡單的就是沿著浪的脈絡滑。

或許運氣好,那個浪的最後不是“吞沒”,那麽完美的挑戰就出現了。

但大部分選手,都沒有那麽好運。

之所以巨浪是“挑戰賽”,就是因為它難度大,浪要“滅”你。

所以杭峰的好運還會持續下去嗎?

還是用他超絕的技術克服所有?

比賽還遠遠沒有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