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第一次巨浪挑戰(第3/4頁)

就像一個巨大的滑滑梯。

拔高的海面傾斜出一個巨大的坡面,並不是完全的垂直,和U型池的視覺感受差距不大,他沒有絲毫自己站的很高的感覺。

十米的浪嗎?

怎麽覺得和五米也差不多。

不!還是有差別的。

沖浪的時間變長了。

這既是一件很過癮的事情,也是一件讓人緊張的事情。

沖浪的時間變長,隨時就有大浪覆滅下來的可能,多在浪面上停留一秒鐘,危險就增加一分。

沖浪,都是以浪峰沖到浪谷為全程,無論在這個過程裏做了什麽技巧,也不過就是一件錦上添花的事情罷了。

不能沖達浪谷,就是失敗。

杭峰還記得簡交代自己的事情。

“盡管發揮你的特長,有多快沖多快,這是挑戰賽,不是表演賽,也不是技巧賽。”

杭峰能夠感覺到自己被拔高的浪帶著不斷往上頂,但同時他也自然而然的在往下滑。

這個滑的過程就是沖浪。

每個浪都有不同的脈絡,再加上沖浪者能力的不同,在浪上俯沖的角度也會不同,進而就會形成速度的差距。

就像一個軌道,當你身處其中的時候,已經同步的慣性,想要脫離慣性就會變得很難。

業余的沖浪選手被浪的慣性裹挾,職業選手則要克服慣性,用自己的實力征服巨浪。

杭峰在往下滑的時候,能夠感覺自己是在一個“軌道”裏,這是巨浪的脈絡,更是地球的紋路。

可他不能順著紋路走。

因為浪的最終目標是覆滅,是砸在大陸架上,撞擊陸地。

他必須走出來,跳出這個框架,才能“逃出生天”。

很難。

當他順著軌道滑行的時候,一切都那麽自然,他就好像穩穩地踩在傳送架上,就連搖晃都很難。

可是當他試圖改變沖浪板的方向。

巨大的力量就會從“脫軌”的一側兇猛地席卷而來。

這讓杭峰想起來時的路上,那輛行駛在爛泥路上的大巴車,劇烈顛簸的身體,甚至會被拋起,隨時都有翻落的危險。

杭峰第一次將手臂擡起,用以維持身體的平衡。他在上板的時候都沒有將手臂舉這麽高。可見此刻的搖晃的有多厲害。

他的身體搖擺,沖浪板也左右起伏,白色的浪痕在身後搖晃出細微的蛇形,驚險極了!!

唐雋緊張地渾身繃緊,眼睛睜的很大。

老杭同志也沒什麽挑戰巨浪的經驗,所以對杭峰現在所面對的挑戰也一無所知,只能無聲焦急。

觀眾席更是傳出驚呼聲。

不!

比起杭峰此刻明顯尋找平衡的狀態比起來,更讓人心焦的是他身後那正在快速形成的管狀波。

真不好運。

比起單純地挑戰冷水波和管狀波,更讓人害怕是冷水波在形成的過程裏沖擊力太強,從而導致的浪太高太薄,最終形成的一個不那麽合格的管狀波。

此刻杭峰面對的就是這麽一個不合格的管狀波。

看起來,卷的並不漂亮,但選手所面對的考驗一樣,如果不能在管狀波追上之前逃出來,就會被更大的吸力回到軌道裏,必須沿著管狀波的孔洞方向前行。

可這管狀波的孔洞太小了,根本無法完成。

選手們一旦遇見這樣的浪,百分百的只能丟盔棄甲地投降。

就連直播間的解說看見這一幕都在惋惜:“哦,運氣真不好,之前遇見這個浪的選手沒有一個成功,這就是一個不適合沖浪的浪。”

看見這一幕的路易笑了,本尼也揚了眉梢。

簡和伊瑞克蹙了眉,眼底都有幾分擔憂。

杭峰此刻並不知道,他對抗慣性而失去的平衡,壓根就不是巨浪挑戰的常態。

很不好運,他就是遇見了一個難度非常大的浪。

而他本人卻一無所知。

不知道這巨大的慣性是因為有管狀波形成。

不知道管狀波正在身後追逐自己。

他眼裏、心裏就記得一件事。

簡讓他最快地往下滑。

離開“軌道”太過顛簸?

沒關系,克服!

板頭和地平線的角度變大,速度也變快了?

沒關系,克服!

杭峰就是個巨浪挑戰的“小白”,偏偏卻又有著強大的實力,以及讓他十二分信任的教練。

所以他就硬生生在那危險的環境裏,頭鐵的往下沖。

往上拔高的浪還沒有完全停下,在海上剛剛形成了一個蔚藍色的屏障,杭峰就以角度接近80°,近乎於垂直的角度往下疾馳。

速度很快。

速度非常快!

對於大部分沖浪選手來說,這個角度太危險了,稍微有點不注意就會翻下去。

不是兩側翻,而是頭往前倒地栽下去。

畢竟沖浪和在斜坡上滑行不同,腳下的浪是“活的”,可能稍微湧動的急一點,就能把人掀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