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超級U型池資格賽(第4/6頁)

明顯這一跳不符合大家對他的預期。

就連巴蒙德的嘴角都耷拉了下來。

簡也是看的一頭霧水。

不應該啊,杭峰是大賽緊張的類型嗎?這一跳也太不“杭峰”了。

杭峰也沒辦法,拉長空中技巧的部分,和他擅長的風格差距太大了,第一次參加世界大賽的他,確實無法做到從容的思考太多。

好在他的心態調整能力很強,也有著對自己絕對的認知和決斷力。

在察覺到自己有點不對的下一秒,杭峰就當機立斷地放棄了簡對自己的所有要求,完全按照自己的模式去比賽。

管他的!

快就快吧!

我快我自豪!

第五跳近在眼前,杭峰的心態反而平靜下來,護目鏡後的眼睛重新變得堅定。

牙根一咬向上一跳。

這是一個他練到熟練掌握的四周內刃轉體動作,而且還有一個抓板頭外刃的抓板技巧。

他在國內的賽場上,只靠這個動作,就可以去挑釁一下國家隊的“一哥”。

這一次,他完成的同樣很好。

足夠高的拋物線給了他足夠的時間,鍛煉到極致的核心力量控制著他的身體穩定旋轉,連續四圈,在一秒鐘的時間裏完成,隨後就是位於最高拋物線上的一個漫長等待。

就像閃電。

刹那間的驚鴻,在眼底虹膜上留下殘影,再一眨眼,所有的一切消失,只要他高懸在天空,猶如靜止。

這是一種非常明顯的“空中停滯感”,一旦出現非常的漂亮。

“哇哦!”

有裁判發出愉悅的聲音,表示自己有點被爽到。

固然巴蒙德填滿賽場,臨到落地前一刻還在做動作的風格緊抓眼球,但這種“滯空感”也同樣給人截然相反的舒適感。

而且這種“滯空感”並不是那麽常見,只有在最高級的S賽場上,最優秀的運動員才會出現,那是一種對時機的絕對把握,也是“快”的一種極致詮釋!

總之,可以在第五跳完成四周,還有這種尚有余力的“滯空感”,通常也代表選手很優秀。

這個被硬塞進來的華國16歲年輕人,完全出乎了眾人的意料,難怪一直在冬季項目上相當低調的華國,會第一次“塞人”。

這樣的運動員,確實也到了給全世界展示的時候了。

杭峰順利完成四周,給了他很多的自信。

心態上的提升,對選手比賽的好處極大。

杭峰非常從容的就在接下來的第六跳,拿出了一個四周半轉體,接反向落地的一個技巧。

簡在賽前說的話,已經被他丟到“爪哇國”去了。

一直以來習慣自己拿主意的杭峰,在猶豫不決的時候,他的自我意識絕對會瞬間搶占上風!

想那麽多幹嘛!

滑就是了!

跳就行了!

所有的一切都憑感覺出發,也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這一刻的狀態!

狀態!

很好!

杭峰再折返過來,向著最後一跳沖擊。

倒滑。

看不見池壁。

視野缺失。

沒關系,因為到這裏已經不需太多的力量去跳了,慣性和速度已經足夠的大。

杭峰甚至覺得自己可以來個五周。

但在最後起跳的瞬間,肌肉記憶限制了他的周數,他最終以一個四周半反向起跳正面落地,向後翹腳抓板尾的姿勢結束比賽。

就非常漂亮。

他抓著板尾旋轉的時候,身體是以一種向後彎出如月牙的形狀。和其他人硬邦邦的只是彎曲膝蓋不同,他柔韌性讓他的腰背可以完成一個向後彎曲的弧線。

有點像是舞者,在這冰瑩剔透的冰雪上,完成了一場飛天向月似的舞蹈。

隨後輕盈落下。

像是在每個人的心上點了一下,柔軟的心臟也跟著顫了顫。

繼而一片嘩聲。

這是誰啊?沒有聽過的選手滑出了很出色的一套動作。

有難度,四周半,有亮點,滯空感,甚至還有一種類似於“秀”的風格,最後這一跳是過去沒有見過的畫面。

這個選手,為什麽之前從來沒有聽過?

豈不是競爭對手又多了一個?

“好!”

在全場驚訝的安靜裏,只有簡激動地拍響了掌聲,發出呐喊!

“好!!!”

出乎意料的表現,雖然從一開始杭峰就把他的話當成了耳邊風,但他從來不是迂腐的不準別人反駁的人。

杭峰做的這麽好,他為什麽不高興?

他很高興!

為他鼓掌,為他喝彩!

隨著簡的掌聲響起,又有一些掌聲跟上,這是禮貌,也是對杭峰表現的認可。

他並不是最強的那一個,但整體看下來有技巧有態度,還有非常明顯的個人風格,對於一個新人選手,值得稱贊,而且成長性也很強。

“這個選手叫什麽?”

“哪個國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