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超級U型池資格賽(第3/6頁)

速度終於達到了理想的狀態。

杭峰再次沖向對面的時候,風從耳邊呼嘯而過的聲音,還有撞上來的風壓,都刺激著他的血液。

熟悉的速度,來到了他的舒適區。

能夠在第三輪上技巧,說明他前面的兩次完成的不錯,力量爆發的非常好。

這一次,也必須一樣!

杭峰在風中猛地向上躍起,雙腿帶來無與倫比的力量,但又精準地控制在不會失控的程度。

同時扭轉的力量從雙腿傳遞上來,他的肩膀率先帶動身體轉動。

向後翻騰!

對!向後翻騰!

這在常規賽裏不允許出現的動作,在“X-games”的賽場上,卻是必須要去挑戰的動作。

它很難,也很危險。

杭峰新近開始練這個動作,也不敢太拼。

向後翻騰一周。

轉體半周。

同時

雙手抓板內刃中心。

不過一周半而已。

“還不錯。”但在裁判室裏有人卻這樣說。

時間太緊張了,U型池的技巧難度是一個接一個,裁判們並沒有交談的時間。但這句話說完,其他四名裁判都露出了認同的表情。

確實是看起來不難的一個動作,但翻騰本身就是一個難點,另外一個難點就是杭峰身體出色的蜷縮度,讓他可以輕松用雙手抓住內刃中心,這個抓板動作就很少見,再加上他這種有點像青蛙一樣的姿勢更少見,所以會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創新和難度是“X-games”賽場上永恒不變的核心標準。

而“創新”排在“難度”的前面,說明這個賽場對“新鮮”的渴望。

無論是對技巧動作,還是人。

一個資料上顯示只有16歲,還是華國“硬塞”進來試水的年輕運動員,在這之前可沒有一個裁判對他有任何的期待。

但期待值降低的時候,杭峰這種相對新鮮的東西會瞬間突破裁判的期待,得到很好的反饋。

反正這一刻,裁判們完全沒考慮杭峰會不會有更高的難度,會不會填滿整個飛躍時間,反而被他幹凈利落的技巧動作表示贊揚。

嗯,就是出乎意料了。

杭峰像青蛙蹲一樣的姿勢確實不太好看,但意料外的有點可愛,就連巴蒙德都看得眉梢一揚,嘴角露出了一點笑容。

對年輕人期待,總會有幾分不一樣。

而杭峰確實讓他有驚喜。

“第三跳了,只有一周半嗎?一個翻騰?”康斯坦丁卻自以為很懂地這般評論著。

巴蒙德連視線的余光都沒有給他一絲,始終只看著在賽場裏飛躍的人。

杭峰落地後有點心跳加速,主要是在他完成翻騰動作的瞬間,終於想起簡在賽前對他的叮囑。

“不要轉的太快,這個賽場有自己的風格,他們都喜歡巴蒙德那離地只有一米卻能轉身一周的神跡。”

哦豁!

忘記啦!

短暫的分神,杭峰已經來到了第四跳的區域。

按照他的常規賽場習慣,這裏就應該上難度,最差也是三周半的一個轉體。

然而,杭峰突然就有點不會滑了。

速度放慢他練過啊,可為什麽突然不會發力了呢?

杭峰在飛起來的瞬間,還是習慣性的雙腿登出了大力,強勁的力量帶著他的身體自然而然地旋轉,抓板轉體一氣呵成,三周內刃的1080就自然而然地做成。

而此刻,他也不過方才抵達拋物線的最高處。

這一刻,杭峰甚至還探了一下頭,掙紮在自己要不要再做點兒什麽的沖動中。

可經驗告訴他“不可以”,現在再想去彌補已經晚了,他起跳時候的力量是三周就是三周,這種被牢牢刻在肌肉上的記憶一旦破壞,他會受傷。

等吧。

就像之前一樣,等著落地吧。

而且都已經跳到第四跳了,自己都沒有按照簡的要求去做,後面再去拖動作也沒什麽意義。

不如做回自己。

對!

做回自己!!

杭峰的心裏瞬間一片清朗,伴隨著落地的那一震,大腦裏的迷霧也隨之逸散。

玩風格討裁判喜歡那是獎牌榜上的選手才有的資格,自己的當前目標只是進入資格賽。與其去東施效顰,不如做好最真的自己,將自己的全部本事展現出來,更有可能征服裁判!

第五跳!

前面就是第五跳!

好好跳啊杭峰!!

“嗯……”對杭峰有期待的人,對杭峰的第四跳都露出了差強人意的表情。

從他的速度力量,到空中高度,明明是可以去做四周的,為什麽只做了三周?

難道是不會做四周?

還是過於緊張了?

裁判在打分器上落在平均6.5分的分數,個別裁判甚至只給了5分。

要不是因為他是新人,裁判對他的期待高度不一樣,換成巴蒙德這樣的運動員,給4分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