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第3/3頁)

“既如此,”張邈的聲音變得平靜下來,“我出城去救子源。”

張超的嘴唇忽然哆嗦起來,“兄長不擅兵——”

“不錯,所以我也不要這支兵馬,”張邈說道,“我只要十幾個老仆足矣。”

“爾兄非濟世之才,又無領兵之能,當初不肯留在兗州就死,非我惜命,而是總覺民生沸騰,天下不可無我之故。

“今見劉使君仁厚,又得辭玉那樣的名將輔佐,天下復安也不過是一代之事。

“既如此,今日能為天下義士,至此史書怕也要留爾兄一筆姓名,我又有何懼?

“袁紹勢大,此城又失三千兵卒,我弟當領兵退守範城,與倉亭津守軍合作一處,不可意氣用事!

“我為其易,弟當為其難!勉之!勉之!”

當清晨的陽光籠罩在這片經歷過太多死亡的戰場時,已經吃飽喝足,打扮整齊的許攸志得意滿地騎在馬上,等待著濮陽城第二批,第三批守軍出城來援救臧洪時,視線盡頭出現了一行人。

一個中年文士,騎了一匹老馬,慢吞吞地正向著這片戰場走來。

他身邊沒有許攸期待中的那些兵馬,只有十幾名頭發已經花白的老人,他們衣衫也很整齊,步履也很氣派,就那樣跟著自己的主君,在晨曦之中,坦然地向著死亡而來。

濮陽城就是在那一天陷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