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風流多情長公主(二十七)

“那阿姐想如何處置董翰時呢?”皇帝問若依。

他其實不想殺董翰時, 雖然董翰時討厭,但怎麽都比想造反的魏家子更好一些。

而且皇帝也有如果留下董翰時,說不定董翰時下次動手能把魏忌和魏頤兩人一波全都帶走的想法。

皇帝他是一個別人讓他不痛快他就讓別人一輩子都不痛快的小心眼皇帝。

雖然現在為了大局,皇帝不得不暫時放過魏家, 怕打草驚蛇, 沒能將造反勢力連根拔起, 留下隱患。

但皇帝心中的小本本上已經記下了魏家的名字,魏忌和魏頤作為魏家嫡子, 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代表著魏家的存在, 皇帝現在捏著鼻子不能奈何他們,不過給他們添堵的想法還是有的。

皇帝現在心裏不痛快,他肯定不願意讓魏家兄弟倆心裏痛快。

所以他對若依說:“董翰時雖然給魏頤下毒, 但魏頤這不是沒事麽,罪不至死, 況且魏頤只是小小的齊國公府二公子,又不是世子,哪有讓董翰時堂堂駙馬給他賠命的道理。不如就小懲大誡一番,將董翰時軟禁個幾年, 以儆效尤吧。”

若依對皇帝這種處置方式並不意外, 她在得知魏家要造反的事情被皇帝知道後, 她就知道, 皇帝不可能為了魏頤對董翰時嚴懲的。

倒不是皇帝對董翰時有多少看重, 而是單純的不想讓魏家人舒坦了。

——你不是怨恨給你下毒的兇手嗎?朕偏偏要讓兇手安然無恙的活著,氣死你!

這就是皇帝小心眼的想法。

不過皇帝也不可能對董翰時一點懲罰都不給, 不然豈不是縱容董翰時在長公主府上下毒的舉動, 萬一把他的膽子縱容大了, 敢對若依下毒怎麽辦?

所以皇帝給了一個兩全之策, 既沒有奪走董翰時的駙馬身份也沒有殺了他,而是囚禁了董翰時,派人時刻監視著他,讓董翰時不能再做出這種危害他人的事情,又能讓董翰時活著膈應魏家人。

若依猜到了皇帝的心思,心中無奈的笑了笑,說:“陛下決定就好了,我無所謂的。”

皇帝微微一笑,打趣說:“朕還擔心阿姐會為魏頤抱不平呢。”

若依佯怒說:“陛下這是不相信我嗎?”

皇帝也佯裝害怕求饒的樣子說:“阿姐別生氣,朕說錯話了。”

姐弟倆其樂融融的鬧了一會兒,就到了午膳時間,若依陪著皇帝用了一頓禦膳,就半點不留戀的回長公主府去了。

實在是皇帝對自己姐姐太好了,長公主在宮裏用禦膳,吃到什麽菜,說了句喜歡吃,皇帝立馬把那個做菜的禦廚送到長公主府上專門給長公主做菜。

論飯菜的味道,長公主府的膳食並不比禦膳差,甚至還略勝一籌。

因為皇帝十分大方的把廚藝最好的禦廚送給了長公主。

若依當然是一點都不留戀皇帝的禦膳,當天就回了長公主府。

她帶回來了皇帝處罰董翰時的口諭,這讓本以為自己死定了的董翰時頓時大喜過望,竟然沒有被處死,也沒有被剝奪駙馬身份,只是暫時失去幾年自由而已,真是太好了!

董翰時對皇帝軟禁他幾年的處罰絲毫不放在心上,只要駙馬身份還在,他還有駙馬的待遇,那麽失去幾年自由又算得了什麽呢?

連綠帽子董翰時都願意戴上,暫時失去自由,他接受良好,可以說是興高采烈的回自己的院子裏接受懲罰。

魏忌微微蹙眉,對董翰時這個結局不太滿意。

本來以為若依毫不留情的把事情稟報給皇帝定奪,皇帝應該為了安撫齊國公府也不會輕輕放過董翰時的,卻沒想到皇帝竟然依舊包庇了董翰時。

傳言不是說皇帝對董翰時這個姐夫十分不喜嗎?

當初長公主最開始的面首就是皇帝親自賜下的,所以外界傳言皇帝對董翰時極為不滿才故意給長公主賜下面首以此來羞辱董翰時的。

現在看來,皇帝對董翰時這個姐夫,似乎並不是傳言中那樣不喜。

魏忌在經歷了希望失望又希望又是失望,心中嘆了口氣,平靜一下心情,事情既然已經成了定局,那麽倒不如思考怎麽利用這個機會為自己牟利。

若依傳達了皇帝的口諭之後,看著董翰時被人帶下去軟禁起來,就對魏忌說:“這件事就此結束了,魏頤就交給你照顧了,好了,這些天調查真相也辛苦你了,你先回去吧。”

魏忌應了一聲:“是,公主。”

他深深的看了若依一眼,遲疑著又說:“公主,我弟弟他若是醒來第一個想見的肯定是公主您,不知到時我能否打擾公主,求公主來探望一下我弟弟?”

魏忌一副擔憂弟弟的好兄長模樣,在猶豫為難的說出這番請求之後,又仿佛很羞愧的樣子,連忙補充了一句:“若是公主繁忙,那就算了,我兄弟二人不敢打擾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