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風流多情長公主(二十八)

就在皇帝查完了自己想查的東西之後, 就在一天早朝之上突然發難了。

皇帝把齊國公府造反的一部分文書類證據扔了出來,任由朝臣們傳看,淡淡的道:“諸位愛卿認為朕該如何處置此事?”

最先看到證據內容的是位高權重的首輔,他沉著臉將證據交給次輔等人傳看, 對皇帝說:“陛下, 齊國公私鑄軍械, 蓄養私兵,養寇為重, 造反之心昭然若揭, 應當立即將齊國公府抄家入獄,嚴加審問同黨……”

其他沒看到證據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的朝臣們聽到首輔說的這番話,頓時驚呆了, 震驚的看向站位很靠前的齊國公。

齊國公內心的震驚絲毫不比其他人少,他做得那麽隱蔽, 怎麽會被人發現呢?

齊國公此時也顧不上去想原因了,第一反應就跪下來喊冤求情。

“陛下,微臣冤枉啊,肯定是有人陷害微臣, 微臣對陛下絕對忠心耿耿……”齊國公拼命的表忠心, 他的演技也不賴, 看起來真的很像蒙受冤屈的樣子。

只是那些看到確鑿證據的首輔等人都用鄙夷不屑的目光看著他, 靜靜的看著他的表演。

齊國公慢慢的察覺到氣氛的不對勁, 都有些演不下去了。

終於傳遞了一圈的證據又傳回到首輔的手上,首輔將這些文書類的證據扔到齊國公的面前, 冷冷的說:“齊國公不妨看完這些再來狡辯吧。”

齊國公看見扔在自己面前散開的文書, 有他與同黨的通信, 還有一些賬本, 都是非常熟悉的東西,不需要拿起來仔細看,他也知道,這些東西都是真的,也是非常致命的。

齊國公不明白,為什麽自己藏在密室裏的東西竟然會出現在皇帝手上,難道自己的一舉一動全都在皇帝的監視之下嗎?

齊國公只感覺渾身如墜冰窟,寒冷刺骨,就連大腦都轉不動了,他實在想不到自己還能如何脫罪,臉上不禁露出了絕望之色。

皇帝嗤了一聲,說:“來人,把他拖下去!”

皇帝不是一個勤政的皇帝,所以他沒有親自處理這件事,而是交給了首輔去辦。

因為大部分證據都有暗衛收集好了,首輔只需要根據證據去抓人,然後按律處置即可,事情做得還是很快的。

只是牽連甚廣,不管是對齊國公府要造反知情還是不知情,只要牽連了進來,下場最好的都是抄家流放。

齊國公想造反肯定少不了在朝堂中進行一些利益交換布局,很多官員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看在齊國公府的面子上,給過一些便利。很多官員根本不知齊國公要做什麽,只是行個方便,開開後門。

這在官場中十分常見,畢竟一點舉手之勞的小事,就能換來齊國公府的人情,何樂而不為呢?

但這種事就是民不舉官不究的,以前皇帝不查也不追究,自然無事,就算被其他官員知道了,也不會有人舉報。因為這是潛規則,就像官員收冰敬碳敬這種賄賂一樣,是潛規則,基本每個人都這麽幹,法不責眾的情況下就相當於不違法了。

但現在齊國公府圖謀造反被皇帝查出來了,皇帝命首輔徹查此事,那麽與齊國公府有過不該有的交易的人,統統都被按照同黨處置了。

不過首輔也不是亂來的,皇帝在下朝後把他叫去了禦書房,把‘先帝遺留的改革計劃’跟首輔分享了一下。

首輔是個非常盡職盡責為國為民的好官,為官清廉,手腕強硬又不失圓滑,可以說在皇帝不怎麽勤政的情況下,朝廷依舊能井然有序的運行著,少不了統籌兼顧的首輔大人嘔心瀝血的付出。

皇帝也很喜歡使喚這位很有能力的首輔大人。

所以這次的改革計劃,皇帝依舊想到了這位首輔。

一心為民的首輔聽完皇帝的改革計劃之後,眼睛越來越亮,在皇帝說完之後,首輔激動的說:“陛下所言字字珠璣,微臣受教良多啊!”

皇帝看著首輔那看他都變得敬佩了不少的眼神,本來想說‘這是朕父皇留下來的遺命’這句話也卡在了嘴邊,整個人都愣住了。

畢竟來自老師的表揚,就連他這個皇帝也不禁產生沾沾自喜的虛榮心啊。

沒錯,首輔正是皇帝的老師,在先帝還在世時,先帝就把首輔安排成太子太傅,負責教導他。

現在首輔也是帝師,地位極高。

但首輔這人有個毛病,愛較真,一直看不慣明明天資不凡卻不愛學習也不愛勤政的皇帝那耽於享樂太過懶散的樣子,幾乎從來沒誇過皇帝,有的永遠只是忠言逆耳的勸諫。

皇帝對首輔這個老師可煩了——這老頭太嘮叨了。

但皇帝又不是昏君,怎麽可能不知道首輔是為他好呢,忠言逆耳他不聽,不代表他不知道是對他好。

就像家長催著孩子好好學習別熬夜玩遊戲一樣,孩子也知道是為自己好,但就是不愛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