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第3/4頁)

她年紀輕輕便嫁給糟老頭子遏必隆做了第三房繼妻,打入門時就與舒舒覺羅氏互相看不順眼,可以說她尚不算長的一生中有一半的時間都在與舒舒覺羅氏明爭暗鬥互相嘲諷,如今舒舒覺羅氏驟然過世,她還怪不適應的。

再想想,舒舒覺羅氏一生鬥戰勝佛一般經歷過遏必隆的三任嫡妻,而巴雅拉氏自入門後便只經歷過舒舒覺羅氏這一個有兒女傍身撐腰的刺頭,還怪不公平的。

敏若思緒亂飛,飛著飛著自個撇了撇嘴,康熙沒注意到,他對果毅公府的熱鬧頗感興趣——倒不是針對法喀的,主要是遏必隆和他有舊怨,所以他格外樂意聽遏必隆妻妾們的恩怨。

可惜敏若不是好說八卦的人,康熙等了一會沒等到她的下文,心裏還怪失望的。

二月裏,初八是太皇太後的聖壽,她老人家年歲已高,每年生辰蒙古外藩都會上京來攜禮賀壽,不過康熙自登基來多年在外搞兵事、大清也屬實算不上風調雨順,後宮的用度常年縮減,太皇太後、太後、康熙的千秋萬壽本應辦的宴席也年年免去。

太皇太後今年照舊降旨免宴,只在慈寧宮受了康熙帶宗室親王之下、文武大臣行禮,皇貴妃帶內命婦朝賀聖壽,然後慈寧宮內有幾桌家宴罷了。

往年不過是康熙、裕親王、恭親王等兩位宗室近支,太皇太後親近的幾位宗室老福晉,並後宮中高位嬪妃而已。

今年卻用屏風隔出內外,皇貴妃伺機與敏若附耳低聲道:“老祖宗今年留了幾位蒙古外藩王家眷,都帶著孩子,均是親、郡王嫡系世子,最大的不過五歲。”

得,太皇太後這司馬昭之心,算得上是路人皆知了。

敏若早得了這消息,但皇貴妃提醒她也是有心,她微微點頭示意自己知道了,皇貴妃才徑自離去,到太皇太後跟前說話。

宮裏這樣明晃晃的動靜,自然是瞞不過康熙的。

在“棒打鴛鴦”這一方面,康熙明顯修為精深,不過太皇太後如今年事已高,身子也不大好,康熙總得來說用的就是一個“托”字訣,滿蒙聯姻是舊俗,這上頭太皇太後占理,他也不願當面駁斥叫老人傷心。

不過敏若看太皇太後這一副要給瑞初“選後”的家世,心中暗誹對福瑞之說恐怕宮裏除了康熙就是太皇太後信得最深了。

無論太皇太後怎麽有心、怎麽極力想要促成此事,她都不會直接做主駁了康熙的面子,這是他們祖孫倆多年來相處下來的默契,就如康熙也顧及著她的身體心情,沒有將有些話當面直說出來。

宴席散後,太皇太後留下康熙、皇貴妃與敏若,提起今日在場的一位小世子她瞧著極好,又聰明伶俐,又恭謹孝順,很配瑞初。

皇貴妃柳眉微蹙,敏若心道這要是二十一世紀,太皇太後這行為第一個過不了《民法典》,簡直法外狂徒一個。

那邊康熙見她面似有急意,遞給她一個安撫的眼神,示意她冷靜下來等著自己發揮。

轉過頭去只以舍不得瑞初,一想到瑞初有離開他身邊的一日就心如刀割,實在是不敢想瑞初的婚事為由推脫含混過去。又說定要留瑞初到十七八九再選婚論嫁,多享受幾日父女天倫。

最後說著說著一拍大腿,康熙竟然滔滔不絕地談起了給瑞初選婿的要求,首先出身得足夠好,才配得上他的寶貝公主;然後得有本事,不然配不上他的寶貝公主;但還不能太上進,額駙一旦上進起來就不能陪他寶貝女兒。

什麽名祿富貴他家寶貝女兒都少不了,額駙依附於公主府生活自然有好日子,若非得選個勤懇上進的額駙,那他還選什麽女婿,不如直接選臣子了。

康熙一開始是純屬胡咧咧,後來越說竟然還越覺著自己有理,聲勢愈發地壯了起來。

聽著康熙這滿嘴歪理,敏若明顯注意到太皇太後嘴角輕微抽搐,後來幹脆就直接擡手按太陽穴了,可見被康熙說得十分無語且頭疼。

太皇太後強忍了一會,看康熙還是滔滔不絕一副傻爹模樣,實在是忍無可忍,出言道:“皇帝!”她聲音微沉,康熙無辜地看向她,恭敬親切地喊:“瑪嬤,您有什麽話?孫兒聽著。”

“哪有你那麽選額駙的?!”太皇太後直拍桌子,“自古有本事的男兒郎,哪個不是雄心壯志一心報效家國?你今日這話若傳出去,非得害了瑞初一生不可!”

“朕的女兒不愁嫁!”康熙振振有詞,“難道未來額駙還敢對朕、對瑞初心懷怨懟?他吃了熊心豹子膽了!”

祖孫二人第一次不歡而散,因為瑞初的婚事。

從慈寧宮出來,見康熙目光微沉不復方才的亢奮樣子,敏若就知道他方才那些言語做派五分真五分假,之所以用看起來這樣荒唐的招數,其實還是不願與太皇太後鬧翻,叫太皇太後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