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新學!知行合一!大夏天災!降臨!(第3/7頁)

而且你也沒辦法啊,你聯合大家一起譴責他,然後他很難受,為了不然大家譴責自己,索性就把大家一起滅了,這樣就不會有人說自己了。

故而,明學瞬間敗落,不過隨著盛世到來,明學又回到了主流,當然這一次是改良版的明學,讀書人之間的禮道,尊師重道。

天地君親師,就是明學的核心,完美符合政治需求,所以明學又被擡起來了,當然兵家照樣無視,只不過需要的時候會拿出來,不需要的時候,誰都不搭理。

“第四呢?”

顧錦年繼續問道。

“第四就是以最後一位聖人的儒學為主體,名為國學,入仕為官,造福百姓。”

蘇文景給予解釋。

這個顧錦年懂。

目前各大王朝的主流就是這個,一個人即便學問再高,可終究是能力有限,這個能力主要還是取決於身份地位的原因。

讀書人當夫子,即便是教一百個學生,三年一課,窮盡一生算六十年也不過是兩千學子。

而這兩千學子,大部分也只能止步於識字這個階段。

能真正懂道理的最多兩百人,而能成為正兒八經的讀書人,踏入儒道境界的可能就二三十人,然後這二三十人,能真正犧牲自我,去傳道受業解惑的能有幾個?

所以如若入仕,為朝廷解決難題,一來自己當了官,也算是有所成就,光宗耀祖,二來身份越高,一個念頭或者一個想法,就能改變無數人的命運,這樣才是真正的造福蒼生。

國學排第四,其實也算是合情合理。

第一是孔聖之學,天地第一位聖人的學問,儒道的一切都是根據孔聖而來,自然而然後世變化再如何也比不過孔聖之學,即便是真超越了,讀書人也要講究禮讓謙虛。

朱學和明學都是精神上的一種學問,國學終究還是帶著利益成分在裏面,所以排第四合理一點,也算是一種平衡。

但顧錦年心裏清楚的很,國學必然是排名第一,因為十個讀書人有九個都想要當官,這是人性。

“先生,除了這四個,還有其他的嗎?”

顧錦年好奇問道。

“有,只不過其他的學派,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問題,譬如說前些年出來的縱橫學,陰陽學,五花八門,但都沒有被稷下學宮認可。”

“錦年,按老夫的想法,你入國學要好一些,你的性子,不適合加入朱學,你自己無法約束自己,明學對你已經有些意見,沒必要自找麻煩。”

“國學的話剛剛好,你本身便是大夏權貴,入國學合情合理。”

“當然具體是什麽,看你自己吧。”

蘇文景給予了自己的想法。

“學生好好想想吧。”

顧錦年點了點頭,顯得有些若有所思。

孔聖之學,相當於是一個啟蒙,而且孔家人一直把持著,主修孔聖之學,等同於要入孔家,顧錦年不想去。

朱學的話,存天理而滅人欲,這玩意更不適合自己啊,只適合那種天生品德高的人,而且自控能力極強,這種人很恐怖,他認為不該做的事情,就一定不會去做。

比如說吃東西,說不能浪費就一點都不能浪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比佛門苦行僧還要狠。

明學就更別說了,君子之道,如若不懂變通,那就是被人欺負的命,雖然也能彰顯出自己品德高尚,可問題受委屈的是自己啊。

國學嘛.......加入進去,就莫名摻雜不少事情,政治這玩意,顧錦年其實不太想碰。

他的想法就是,把自己的余光散發一下,改善改善國家,能幫就幫,剩下的讓王朝自己來處理,自己該休息的時候也要休息,奔著退休去幹活的。

但蘇文景說的一點都沒錯,現在國學的確最適合自己。

除非自己不進任何學派,那這樣的話,又不太好。

“得好好考慮考慮了。”

顧錦年心中喃喃自語一聲,這些他都不是很滿意。

非要說最滿意的,其實是‘心學’,沒穿越之前,顧錦年讀過心學,當時沒有太理解意思,可隨著來到這個世界這麽長時間,遇到了這麽多事情。

顧錦年愈發對心學產生了濃厚興趣。

奈何事情太多了,根本沒有空閑時間讓自己好好去感悟。

既然現在要面臨學派選擇,顧錦年打算未來一段時間,好好學習學習,同時也算是靜下心來,感悟這個世界的儒道。

顧錦年是覺得自己這段時間太過於急躁了。

應當讀書,好好明悟一二,也要好好反省反省。

“恩。”

“好生回去休息吧。”

蘇文景點了點頭。

如此顧錦年告退,他一個人回到了住處。

科舉結束後,大夏書院冷清了許多,九成的學生都回去了,類似於王富貴他們也回家了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