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新學!知行合一!大夏天災!降臨!(第2/7頁)

夠不夠意思?

什麽?你有一件事情沒辦好?那你回家去吧。

滾吧。

這就是孔家可怕的地方,也可以說是儒家恐怖的地方。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會有勢力,有爭鬥。

只可惜的是,不可一世的孔家,被顧錦年用一把火燒毀了。

所以蘇文景知道,在顧錦年心中,這孔家也就那樣,最強勢力都被自己幹沒了,其他儒道勢力又能算什麽?

可實際上蘇文景現在要提醒顧錦年的是,滅掉孔家的不是他顧錦年,而是孔聖。

天地之間第一位聖人。

這是一個無敵的存在,只有這種存在,才能輕而易舉將孔家滅掉,不是你顧錦年滅掉的,也不是大夏王朝滅掉的。

說句不好聽的話,就算是東荒境所有勢力齊齊出手,也不一定能影響到孔家。

因為中洲王朝也需要孔家,孔家的價值,對於政治而言,是瑰寶級。

甚至如果在孔府之時,顧錦年召喚的是第二代聖人,也不一定能如此打擊孔家。

只有孔聖。

孔家的祖宗,親自打壓孔家,才導致孔家根本沒有任何反手之力,也不能有反手之力,真要敢反手,那就是欺師滅祖。

“先生。”

“那現在儒道有幾個學派啊?”

顧錦年好奇問道。

“之前是四個,現在是三個。”

蘇文景給予回答。

“孔家原本是第一,孔聖之道,為上上尊,不過如今被你壓下來了。”

“第二便是朱學一脈,這個學派很了不起,即便是孔家也不得不警惕對待,朱學一脈理念,存天理而滅人欲也,要求讀書人對自己苛言謹事,一舉一動,一言一句都要學習聖人,這一脈的人很多。”

“之前孔家也有不少大儒,都有些推崇朱學之道。”

蘇文景道出第一個學派。

拋開孔聖這個人人都要學的東西不說,朱學一脈,是目前當之無愧的第一學派。

“存天理而滅人欲也?”

顧錦年有些咂舌,他沒想到這個世界居然也有這種學術。

不過想了想倒也合情合理,畢竟孔聖是禮道,學問是個輪回,幾百幾千年,也一定會產生這種思想。

存天理而滅人欲,講起來特別特別復雜,用最簡單的話來形容,就是處處學聖人,把立德放在第一位,不管做什麽事情,都要學習聖人。

這個思想其實沒有太大問題,可架不住有人亂來,最常見的就是,要求你必須學習聖人,但自己也沒做到,可這並不妨礙噴你。

這種還好,只是抨擊抨擊你,找找茬,損害你名聲。

最可怕的是,你處處學習聖人,就變成了‘為了學習’而‘學習’的情況,失去了本心。

不過這種學派人數最多,顧錦年大概也能理解。

原因無他,畢竟出門在外,不管做什麽來上一句,我這是在效仿聖人,先天不敗啊。

很有可能聖人都沒有這樣做過,畢竟五位聖人,生平做了那些事情,誰知道?

再說了,不管聖人做了沒做,當我需要聖人做了這件事情的時候,那麽這個聖人就必須做過。

跟那句經典名言很像,我有一朋友。

“第三呢?”

顧錦年詢問道,他對朱學並沒有太大興趣,自己就是自己,為何要效仿聖人?

“第三則是明學,是根據第二位聖人的學問衍生而出,要求讀書人明智禮道,這個你就別想了,明學對你有些意見,他們不喜歡爭,而是喜歡順從天意,講究禮道,主要核心便是養身為主。”

蘇文景如此說道。

明學顧錦年不是很了解,但聽聞過。

就是禮道。

楊開就是半個明學的學子。

“先生,這明學早些年好像是主流吧?”

顧錦年記起來了一些。

“恩,兩千年前是主流,而且天下讀書人都推崇明學,後來兵家出來以後,明學就落魄了。”

蘇文景點了點頭。

而顧錦年也恍然大悟了,那跟自己想的一樣。

明學兩千年前的確是天下主流,明智講理,大國之間也要講道理,以禮為主。

那個時候打起仗來,兩國來使都必須要在戰場上互相謙讓一二,然後大家按照流程來打仗,如果對方損失比較慘重,鳴金收兵的話,就必須要停手。

甚至還要送一些物資過去,免得對方出問題。

後來兵家出來了,打起仗來愣是一點規矩都不講,什麽乘勝追擊,兵不厭詐,偷襲,火攻,圍城,反正為了贏什麽手段都用上。

也正是因為如此,許多推崇明學的國家都滅亡了,久而久之各國君王一看。

這學問害死人啊,大家都講道理還好說,碰到一個不講道理的沒法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