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馬車行官道,比起水路略慢一些,兩日之後,裴秉元抵達京都。

裴家人在長亭外相迎,女眷們心緒尤是敏感一些,見到裴秉元兩鬢已生白發,忍不住簌簌落淚。

裴秉元笑笑道:“淮兒已是解元郎,我這個當父親的,自然到了生白發的年歲,有甚麽可哭的。”又道,“父親母親、夫人這幾年辛苦了。”

裴老爺子道:“先讓秉元回去歇息休整罷,明日他還要入朝考核,受聖上召見。”這是正事,也是大事。

“凡升遷,必考滿”,不管是京官還是外官,任期一滿,朝廷必考核其功績,稱之為“考滿”。

京官、在外布政司四品以上,按察司、鹽運司五品以上的官員,由聖上親自考核。其余則由督察院連同吏部一同考核。

裴秉元為四品以下,受督察院考滿。實地考察已經結束,裴秉元樣樣皆優,明日入朝主要是文考,考察任滿官員的公文、例律、答策水平。

裴秉元出身勛貴,又有此功績,受天子召見。

……

回到伯爵府,房屋院落未曾有大變化,裴秉元覺得熟悉又陌生。

徐瞻上朝了,蓮姐兒帶著一對兒女匆匆趕回娘家,多年未見父親,亦是雙眼噙淚。

裴秉元看著眼前的少淮、少津和若蓮、若英四個兒女,還有言歸、星兒一對外孫,他的眼神在每一個孩子身上停留許久。

長女若蓮愈發成熟練達,玲瓏大方,生的一對兒女也教養得好,乖巧靈動。

少淮、少津兩兄弟變化最大,已經與他齊高,一身書生慧氣由內而外,眼神透亮,兄長穩重,弟弟率真,都是一等一的後生。

幺女若英相貌出挑,從前最是天真活潑,如今少女長成,多了幾分細致慎密。

裴秉元將手搭在兒子肩上拍拍,低頭掩面,口中只哽咽出幾聲:“好,都好,都很好……”

離開家到外地任職,夜深人靜時,他曾一點點反思過往,才知自己的失責——滿心撲在聖賢書,從來無暇照看身邊兒女。

說罷,裴秉元眼睛紅了,他的心裏還惦記著另外兩個,見不到她們,心裏好似缺了一塊,空落落的。

一個隨夫君去了山海關邊城,一個只身入宮涉險,事事都要自己籌謀。

林氏看懂了官人的心思,上前勸道:“她們也都好,二姑爺性子粗但心思細,會照顧好蘭丫頭的,竹丫頭前幾日也剛傳信出來報平安。”

沈姨娘順著林氏的話道:“竹兒知曉老爺回京,特意給老爺留了信,奴婢一會就給老爺拿來。”又說了竹姐兒的近況。

上個月竹姐兒升了六品女史,待順平公主出嫁後,將調至皇後宮中任職,因涉及□□事務,許多事她在信中不便細講。

裴秉元聽後心情好了一些。

一家人用膳敘話,和和美美,飯後,裴秉元將長子喚至房內,單獨談話。

“為父要感謝你,你在信中寫的建議都很奏效,發揮了大作用,玉沖縣的功績理應有你的一份。”裴秉元贊道。

若非裴少淮建議種白油麻,那些覆沙地可能已經長滿蘆葦了。

“孩兒所提的,都是紙上得來,父親躬行實踐,才是成功的關鍵。”裴少淮謙虛應道,又說,“孩兒上回在玉沖縣,看見父親書案上擺著《水經注》《兩河經略》等書,深受感觸,知曉為官治民靠的是真才實幹,回京後找來《齊民要術》等許多書籍,也是偶然知曉北直隸一帶適宜耕種白油麻,實屬歪打正著。”

知道和做到,是兩層境界,裴秉元所做的,更難一些。

“秉性純良,心思通透。”裴秉元欣慰道,“為父當年若是能有你這樣的見解,也不至於十數年不中舉,文章只從書裏寫,終究只是文章,只有加入了見識,才能稱之為略。”

……

……

翌日,裴秉元入朝,與其他任滿的官員一同參加文考,午後,又來到禦書房前,等候聖上一一召見。

裴玨來了,眾官員紛紛向尚書大人問好。

“你隨我來。”裴玨對裴秉元道。

宮殿一角裏,裴秉元草草作揖,言道:“不知尚書大人找下官何事?”

裴玨本就神色復雜,聽此一言,面色更沉了幾分,猶豫了幾息之後,還是開口道:“只有留在皇城裏,你所做的功績,才能呈到天子案前,而不被人貪天之功……一會兒面聖,你要謹慎選擇。”

意有所指。

似乎在提點大侄。

誰料裴秉元絲毫不領情,言道:“尚書大人外派為官二十余載,方才悟出來的真知灼見,還是傳授給自家的子子孫孫罷,恕下官無法領會其中深意,也用不到這樣的真知灼見。”

裴秉元想到尚書府做的那些事,心中又多了幾分怒意,遂諷刺道:“尚書大人有心思指點下官,不若把時間留著,想想如何求得聖上諭旨特用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