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第2/4頁)

“父皇,兒臣知道錯了,兒臣一定改,您能不能收回成命。”

若是被宮裏派人強行送出宮,又被她父皇明旨罰禁足,她的公主臉面與威儀算是丟了大半。

這其實也是正寧帝之前只想大事化小,罰她主動在公主府禁足的原因。

“不,朕算是看出來了,指望你自己,是想不通的,得讓皇後給你安排兩個人,好好教教你。”

眼看皇上和太子都已動怒,汪林不敢耽擱,迅速派招來兩名內侍,將試圖繼續求情的四公主給帶了下去。

禦書房中沒有外人後,正寧帝才鄭重其事的問道。

“依皇兒看,到底是什麽人在背後慫恿她?”

再怎麽不爭氣,惹人生氣,終究是他的女兒,正寧帝實在無法容忍背後人的算計。

若是明知那何昌逸的身份,特意慫恿不知情的四公主生出招其為駙馬的打算,更是其心可誅。

何殊也不確定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只是有一點是可以確認的,四公主必須要受個嚴厲教訓,以免她繼續不知天高地厚的這麽下去,在將來釀成大禍。

就說今天這事,若被傳了出去,也會被傳得很難聽,對他們一大家子的聲譽造成打擊,有損皇家威嚴。

“左不過就是與她玩得好的那幾個,問問今天看新科進士遊街時,跟在她身邊的都有誰,就能知道結果,能將四姐哄得這麽不管不顧的頭腦發熱,迫不及待的進宮跟您提這個要求,也算是將四姐的脾氣給拿捏得十分精準了。”

正寧帝有些心累的吐糟。

“朕是真不明白,她看男人的眼光有問題也就算了,怎麽結交朋友的眼光也有問題,總是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偏偏她還一點都沒有自覺。”

何殊對此也覺無奈,“反正對於四姐,我們一定不能再放松,早些將她管束起來,才能不給她留下犯更大錯誤的機會。”

想了想,何殊又補允了一句。

“可能四姐進宮求您將榜眼指給她做駙馬的事,已經在小範圍內傳開了,所以在這種時候,我們一定拿出應有的態度,制止事態繼續擴大。”

正寧帝深以為然的點頭,“還好你的反應快,及時提醒了朕。”

四公主這次差點闖下大禍,鬧出足以名揚天下的大笑話,好在一切還在可控之中。

何殊只需安排下去,自有人出面收拾這個爛攤子,將這件事歸納為四公主因交友不慎,言行失當,才會遭人算計,故意傳出這種話,毀壞她的名譽。

與此相比,還是這批新科進士的授官事宜更為重要。

按照慣例,一甲三人的最好去處當然是翰林院。

可是何殊需要的是會辦事的人,並不打算將這種有想法、有格局,甚至還有可能有經驗的人才,安排到翰林院那種地方熬資歷。

畢竟目前來講,正寧帝看上去似乎比較親近翰林院,會定期聽那些翰林學士們筵經講學,可是真正幹活的何殊,其實更習慣用門下省的侍郎、侍中與待詔等人。

而門下省的官員,也都是她給正寧帝挑的一些顧問性質的近臣,各有所長,負責擬旨、答疑、提供建議等工作。

也就是說,正寧帝想要放松一下,與人探討一下文學方面的問題,找的是翰林院,爺倆在處理國家大事時遇到問題,基本都是招門下省的官員來探討。

只是相較而言,門下省的官員背景比較復雜,既有正經科舉考進來的官,也有從其他部門調過來的吏,不比翰林院那等至少也得是二榜進士才能進入的部門清貴。

但是只有身為當事者的翰林院與門下省的官員們心裏清楚,這裏邊到底是怎麽回事。

見何殊在稍作猶豫後,將沈卓的職位定為門下省從六品通事舍人,何昌逸為七品主書,正寧帝雖然理解她的想法,卻還是提醒道。

“皇兒雖是出自好意,可是在外人看來,可能會認為朕對這兩人有意見,才會將他們安置到門下省。”

從而失去翰林院的清貴出身,在這個非常重視出身的仕途,這兩人的前程在外人眼中,勢必會打折扣,翰林院出身的那些重臣也會下意識排擠兩人。

既然在慎重考慮過後,仍然做出這個決定,何殊也有自己的考量。

“任由翰林院一枝獨秀,也不是回事,這次挑幾個人進來的同時,再將門下省的人挑幾放出去擔重任,提升門下省的地位與影響力就是了。”

翰林院中的確走出許多有才華有能力的棟梁之臣,但也正因如此,使得翰林院成為清貴與前程的代名詞,從長遠考慮,這並不是一件好事。

朝堂需要的是百花齊放,而不是讓那些默認潛規則當道。

正寧帝見她主意已定,只好隨她,在新科進士的任命詔書上用私印,讓人送到門下省擬旨。

因何殊很清楚考上後,職位沒落實時,能給人帶來的壓力,所以在這種事情上,她盡量不會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