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第3/3頁)

“——香河馮老爺供銀三百兩,灑福錢半裏地,祈願老母速速病除。”

然後漫天的錢幣雨一樣灑下來,銅幣、銀錁子、指頭大的圓珍珠。

蓬萊的百姓對這習俗通熟,知道早早地準備籮筐、捧高了筐去接福錢,卻比不上疍戶刁蠻。

疍家佬兒連推帶搡地搶錢,也不管站得邊兒的看客會不會被擠下橋。等惹起眾怒,大家噴沫罵他的時候,疍家的娃娃偷偷把手伸進別人筐裏,去偷那些接福者筐裏的銀錁子和珍珠。

也有山東本地的商人沒有船,要雇疍船運福箱去廟島,兩頭結市契,簽字畫押摁手印。

疍戶哪裏會寫自己的名字?一幫商會的知事聞言,笑得嘴唇能翻到牙齦根去。

觀海閣視野開闊,往下望這麽一眼,世道人情、民生百態全能裝進眼裏。

唐荼荼看得不那麽痛快,她每往鄉間地頭走一圈,回了家都能悶很久,索性挪開眼不再看。

“和光,你家供了多少錢?”

和光想了想:“小門小戶的人家,叔伯妯娌幾房還會商量商量各家供多少。我家嘛,就沒個準數了,我太爺爺、幾個爺爺,還有隔房的叔伯什麽的大多是海官——有的監造海船,每天起床上值、回家睡覺,幹的營生不危險,少供點兒意思意思就行。”

“像我三爺爺,修河堤的,去年有陰陽生掐算說‘黃河鬼哭,八月必有大汛,會叫千裏河壩決口’,把我三爺爺嚇得,三個月瘦了二十來斤,臉都瘦出框架了。”

“我那幾個伯伯、十來個堂哥就差日夜住在塘馬營了,忙著加固堤壩,警惕汛情。從六月一直守到九月,別說大汛了,連雨都沒下幾絲,仔細一琢磨,什麽‘黃河鬼哭’?那是河上的分渠短了水,風從中間吹過去,嗚嗚嗚嗚嗚。”

“給我三爺爺氣的,差點提刀剁了那陰陽生,安了個重罪扔大牢裏了——因為去年娘娘會,他家一氣兒供出去三萬兩,祈求娘娘消災解禍,把全家一年的花用都供出去了。”

和光這丫頭,不傻,但總是一根筋的坦誠。唐荼荼聽完,心裏湧出“和光是真真兒不拿我當外人,這樣私密事都與我說”的感動。

然後掐著指頭一算:一宅子人,一年花用三萬兩?

她爹養活衙門百來口,每天有菜有肉好夥食、包吃包住加補貼,連上吏員工資、衙役出差、房舍修繕一大串,一年都他丫花不出三千兩去。

一個修壩的……一個修壩的!

唐荼荼都想扯張紙,就地寫貪汙舉報信了。

這嗑嘮得堵心,她自己梗了會兒,端起望遠鏡看海。

一批一批的船向廟島啟航,潮水奔湧著,把官與民、貧與富通通變成海中一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