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第3/3頁)

公孫景逸放眼再去瞧——茶花兒累了,賴皮不好好走路,她哥拉著她走,還是隔袖握住的手腕,怎麽看都是鐵鐵的兄妹情嘛!

鐵鐵的親兄妹坐上同一輛馬車,走了同一條路,回了一個“家”。

像漕司、總兵府這樣顯赫的人家,沒哪個是光杆司令,周邊幾省處處是自己的人脈,自有官員把人領回家裏仔細接應著。

外省官員通通住招待所,叫“候館”,修得富麗堂皇,連住宿帶餐飲、泡澡聽戲、租馬租車、大小銀兌、行李寄存,那是一應俱全,平時專門招待公出的官員,空閑房間多的時候,偶爾也開門出與過路的富商住,平平館中收支。

只是享這尊貴是要花大價錢的,天價酒店體驗券幾十兩一位。

唐荼荼尋思:二哥不想露身份,還帶了這麽些影衛,進這道門得交多少錢。

正想著,就見廿一拿著一沓腰牌,人手一塊發下去,七品小吏官牒,將將夠進候館的門。

唐荼荼驚得拿起來看,牒書上姓甚名誰、任職於哪、公差幾日都寫得清清楚楚,唯獨名字對不上號,是一沓假名。

她驚大眼睛:“這是造假的?”

廿一笑了聲:“怎至於此。門下食客都有的,出門在外辦事的皆有準備。”

看來是官方造假。唐荼荼放下心:“那挺好,省錢了。”

堂倌仔細驗對著一封封牒文,廿一抱臂等著,忍不住飄來一眼。

姑娘真是……傻人有傻福,主子為了跟她做幾日鄰居,費這苦心,到姑娘眼裏就惦記個“省錢”。

蓬萊是東海諸夷國來天朝朝覲的頭一個落腳處,候館可比王府規制,占了足足半條街,園裏還看見幾個西洋面孔,穿著漢人的長袍大褂,不知道是幹什麽的。

七品小官們住在北館,地方偏,一排小院都是依著地形建的,不是齊整的四方院,卻全是地地道道海景房,爬上繡樓就能看見海。

院大,清靜,還步步是景,唐荼荼活兩輩子也沒住過這麽好的招待所。

大門外掛了盞“唐”字燈籠,表明是已經住上人的院。跑堂的踮起腳,往隔壁門檐下掛了盞“嚴”姓燈籠,哈腰留了句“爺有事只管吩咐”,麻利地走了。

院門大敞著,唐荼荼挪著碎步,半天沒挪進去。

於是晏少昰也沒走,他如往常一樣背著只手,雪青的護領束著脖子,像一顆風紀扣,藏住生機蓬勃的身骨,肩膀寬展,胸膛挺實,脖子上的筋肉都練得恰到好處。

堂堂二殿下呀,那站姿,那舉止、口吻,活像大人物給下官訓話,訓的卻是——

“回去歇個覺,今日哪也別去了,好好歇一歇,這幾天多的是玩處。”

“睡起來讓丫鬟曬了床褥,潮濕時節,只有午後太陽才好。”

“魯菜與京畿菜不是一個口味,要是吃不慣,就來我院裏。”

唐荼荼笑得不行:“我知道的,我都……”

她想說:我都多大人了,不是孩子啦。話到嘴邊拐個彎,彎成了:“二哥真好。”

兩個院兒分明門挨門,中間就隔道一米半高的墻,擡擡腳就能跨過去,兩人磨磨蹭蹭的活像要分別三年。

直到院裏沖出來兩個護院,招呼著:“老爺,夫人!二姑娘找過來啦!二姑娘累壞了吧?”

結果一眼瞅見門前這情狀,青年溫柔,少女含笑,護院立馬嗅著了不一般的味兒,驚疑地看看自家小姐,又驚疑地瞅瞅這公子:“這位……”

“不認識,一個問路的。”唐荼荼急中生智,隨手一指:“公子,茅房在西頭!你自己找過去吧。”

說完一溜煙跑進去,把大門砰得關上了。

被關在門外的二殿下,吸了好深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