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第3/3頁)

“那群小孩笑著跑開,叫著‘田舍怎麽就是奴啊,夫子不是借住在學館裏嘛,您家爹娘也住在田舍間呀’——把夫子氣了個倒仰。”

她一人分飾兩角,一會兒站在左邊叉著腰演夫子,一會兒蹦到右邊演混不吝的小孩。

唐荼荼笑得直抽抽,癱在椅子上成了面條人。

今夜卻沒能癱多久,唐老爺領著縣丞和葉先生回了家,叫荼荼稍整衣發,去正廳回話。

這兩位都不是生人,唐荼荼擦把臉,重新紮了個馬尾辮就過去了。

唐老爺道:“欽差大人已知悉案情,與咱們想的一樣,說是要明查趙大人貪腐案,暗查淫教案——漕司府的意思是此案牽涉甚廣,要欽差嚴查民間鄉裏埋藏了幾十年的禍根,把陳風舊弊連根剜了。”

“另一頭,公孫家口風也拿得緊,說民間風氣在於資生,越是貧窮的鄉鎮越藏汙納垢,百姓不育德,必是上官寡廉鮮恥。”

唐荼荼聽得腦殼疼。

公孫家,駐守天津二百年的老兵王,豈不正是漕司話裏的“陳風舊弊”?

而漕司上任八年,一邊整頓鹽政,一邊強征全天津的人力物力修築運河,等於抽空了全天津的血滋養了一條運河。因府城毗鄰三岔口,又被運河反哺,利害與這條河生生相關。

唯獨靜海縣,離運河太遠了,一點好處沒享受到。

在經濟學中,貧富差距越大,越容易滋生社會不穩定因素,窮是一切的禍根,古人也深知此理。公孫家揪準這一點,配上東鎮百姓鄙陋、民風不正,咬定上官只圖政績不顧民生,反而是指向漕司的一把利劍。

兩邊打擂,光是聽聽就知道是一場官場大地震。

只是,爹給她講這個有什麽用?

唐荼荼眼裏露了迷惑。

縣丞笑道:“他們兩方爭執不下,欽差大人決定重審此案,提集人證仔細盤問,還要派吏員走訪鄉裏——案子進程一慢,這查案起碼得半月有余,欽差大人的意思是想微服私行,來看看縣裏、鎮上風物如何,回去好細細稟給皇上。”

大領導的近臣班子,微服來鄉鎮走訪,不是要大力追責,就是要砸錢扶貧了。

唐荼荼心撲騰撲騰跳起來:“大人們的意思是……?”

葉先生大笑:“姑娘年前想的那,強身健體與順口溜大比,可以提上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