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第3/3頁)

唐荼荼立馬敞開大門,盼著這皇帝吃過還誇過的素齋。

仆役們全穿上了簇新的衣裳,一道一道菜往上端,確實賣相極佳,擺盤頗有禪意。

芙蘭嘴巧,催著每人都說了一句吉利話,滿桌婦人臉上都帶了笑才開飯。

唐荼荼嘗了一口素雞,細細辨別食材,嘗出是面筋裹著醬汁;嘗了一口素鴨,油豆皮配著冬筍絲。

一筷蘑菇,一筷土豆,味道都普通。她不信邪,筷子轉向菜名優雅的菜,嘗了一口唐僧米,是炒小米上淋糖芡汁兒。

又夾一筷文殊妙音,看著一大盤金燦燦的很漂亮,原來是清炸過的金蓮花,整朵花裹著粉面炸得酥脆,一口咬下去哢擦哢擦,這就是文殊菩薩的妙音了。

唐荼荼把一中午的期待丟回肚子裏。

古人琢磨出做飯花樣千千萬,都只是為了一口鮮。

紅糟是鮮,幹貝是鮮,高湯熬一天一夜是為鮮。老食饕天南海北地跑著,為了某地某季某月的魚蝦蟹跋涉千裏,是為一口鮮;苦練刀工,揣摩文火武火那一點火候的妙處,都是為求一個鮮。

其實,刀工火候食材全細到極致,也比不上後世隨便把菜剁吧剁吧、往鍋裏扔一包速手調料包的味道。

唐荼荼默默背。

——味精,谷氨酸鈉,以玉米、甘薯等天然澱粉為原料發酵、精制而成。

這玩意兒怎麽做來著?

她聽著院裏婦人們的歡笑,漸漸跑了神,也忙裏偷閑望了望月亮,正巧天上炸開了第一朵焰火。

芙蘭算了算方位,忙拉著她起身:“姑娘,咱們去那邊檐下看。”

“怎麽?”唐荼荼稀裏糊塗被她拉到了對面屋檐下。

終於面朝著北了,和關外人望見了同一片月色。

正月十五,花沒好,月卻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