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第3/4頁)

她又掏出自己隨身的紙筆,往紙上畫了酒樓的簡略構造圖,拿出給工部木匠講原理的架勢。

“小吃小吃,零碎吃食,這麽辣的菜搭不到一桌上,菜品搭配不合理,就算口味重的人也吃不了這麽一桌。”

幾人跟著點頭。

唐荼荼繼續說:“既然是小吃,留著雅間好像也沒什麽用,因為沒有雅客常來——東西兩排屋舍全是雅間,還封了墻,氣味並不混淆;而後廚師傅們的菜品也沒什麽相幹,還是各家做各家的。”

“荼荼的意思是咱們縮減規模,把不好吃的小吃剔出去?”

唐荼荼搖頭:“花樣繁多是好事,只需要揚長避短。我想,不如模仿小吃街的樣式,把灶台挪進雅間裏,當成一個個廚間用,每一間賣不同的吃食。”

有人問:“每一間賣不同吃食,是什麽意思?”

唐荼荼:“比如這個屋賣鹵雞鹵鴨,那個屋賣油炸小吃,三樓賣湯食……就是分門別類攏入廚間中,客人可以進去選餐,把三層樓的大堂全布置成用餐區,客人想吃什麽買什麽。”

她把後世的食堂窗口化用過來了。

華瓊漸漸露出驚疑目光:“……大排档!”

“什麽?”

唐荼荼露出迷惑的眼神,她沒聽過這詞。她只吃過三千人的大食堂和速食自熱飯,什麽大排档,聽也沒聽說過。

華瓊:“沒事,你接著說。”

十幾只眼睛又從華瓊身上,挪回荼荼身上,都炯炯有神盯著她。

深思的深思,皺眉的皺眉。

唐荼荼默默把紙筆縮回來:“是我班門弄斧了,表哥表姐肯定有比我好的法子。”

“荼荼妹妹別羞啊!辦法很好啊。”小掌櫃一巴掌把她的本子摁住,咬著下唇琢磨了會兒,又叫唐荼荼仔細說了一遍。

“我覺得可行!”

“我也覺得可行!”

“那咱們還上什麽菜譜?哪樓賣什麽,直接貼墻上,客人自己去買,愛吃哪屋吃哪屋,一份是一份的錢。”

“那不好算賬,總不能廚子一手做菜,一手收錢,要雇小二得每個屋子再招一人。錢還沒賺下,夥計雇了幾十個,離譜!”

小掌櫃二表姐想了想:“要是做成咱們學館食堂那樣子呢?三十文錢管飽,三十文一位,要是全家一起來就打個折,隨便吃,管你肚打肚小,吃多少算多少。”

“三十文能回本嗎?”

“薄利多銷嘛。”

幾個少年人激情討論著,在桌上寫寫畫畫,敲定了各種瑣事。

華瓊以掌心掩著半張臉,笑得合不住嘴了,心說年輕人腦子活泛,連自助餐的形式都想出來了。

說幹就幹,華家三房都在西市左近住著,各家的傭人幫忙,抹泥起灶,兩天就把雅間改造成了廚間,布置成了自助大排档。

本就不怎麽雅致的招牌下,又添了行小字——三十文管飽,招來一片客人目光。

九月廿三,酒樓熱熱鬧鬧開了門。

鞭炮炸了三千響,不知哪家雇的舞獅隊,在寒涼的秋風中跳出了熱火朝天的氣勢來。

依著西市慣例,開張當天半價酬賓,又聽是華家三當家親自開的店,西市上不少鋪家都來捧場了。

“華掌櫃開門大吉啊!”

“開門大吉,財源廣進!”

華瓊精神抖擻地應付了一刻鐘,撐了撐場子,上樓去那間唯一留存的雅間裏躲清靜了。

她留了一扇門,瞧著一樓的動靜。

一群傻孩子,忙得汗也顧不上擦,走路都是三步並作兩步,倉促招呼著客人。

大堂坐得滿滿當當——而樓前大街上,幾個十五六歲的少年下了馬車。

他們各個穿著常服,身上的儒生氣質卻不減分毫,一看就是讀書人。

有少年仰頭望著:“這招牌起得夠味兒!你們幾個快點啊,二樓窗邊全是人,別等雅間都滿了,還得在大堂裏吃味兒。”

這一群,是國子監的學生。

前晌,容嘉樹和唐義山商量中午來這裏吃飯、給荼荼捧場的時候,正巧被幾個同窗聽著了,一群人就呼啦啦地來湊熱鬧了。

唐義山跟在後邊,忍不住笑:“他們幾個耳朵太尖了——子敬兄又是從哪兒知道荼荼開張的?”

容府的二公子容嘉樹臉上一燒,含糊說:“你母親說給我娘聽的……莞爾不懂事,鬧著要來,攛掇了你家三妹妹一起。”

容莞爾不捱這冤枉,一言回擊:“分明是哥哥自己嘴饞,自己想來,怎麽賴在我頭上了?”

這下,容嘉樹連著耳根一齊齊燒起來了,只好把“嘴饞”認下了。

幾人進了樓裏,只覺得這酒樓裏處處新奇,竟然瞧不見小二上菜。

靠墻擺著一排木櫃,裏頭摞了滿滿的盤子碗筷,人人進門不點菜,先領兩個盤,自己挨個廚間去參觀,再決定自己要吃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