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第2/4頁)

“因為鹵肉醬菜多,不是麻辣就是鹹香,索性起名為‘重口味’,看看能不能招來愛吃重口菜的食客——現在入駐了十來家食販,後廚還沒占滿。”

唐荼荼睜大眼睛。

路邊食攤,入駐酒樓,怎麽想都是不賺錢的事。華瓊這樣的經商頭腦,不嫌麻煩地接過這個攤子,少不得是因為一顆仁義心腸。

唐荼荼椅子往後一蹭,站起身,拱手作了個揖。

“娘真是大大善人,怪不得您能賺大錢呢,與人為善,與己方便,功德街坊鄰居都記著呢。”

華瓊讓她逗笑了,撐著腦袋,笑得直不起腰。

“那我考考你,你動腦好好想想,怎麽才能讓這酒樓起死回生——你也瞧見了,酒樓沒客人,我先把攤兒販招進來試試手,還沒正式開張,興許還要重裝修一遍。”

“娘沒指望這酒樓賺錢,可虧本了也難受。”

唐荼荼點頭:“小吃就該是路邊攤才地道,換到酒樓裏,總覺得別扭——酒樓就該是吃宴的地方。”

她忖道:“如果我想請人吃飯,不管是請親戚,還是請朋友,都不會請人家來吃小吃,這不是輕慢人家麽。”

雖說人以食為天,可人們也會把食物分個三六九等。

小吃攤、食肆、酒樓,菜品品質和服務档次都是不一樣的,折進成本價中,價格差得就遠了。跑酒樓裏點一份炒涼粉,如同跑路邊讓餛飩攤兒做一罐佛跳墻,一樣得不靠譜。

得想想辦法,把客人攬進來。

雖說這一桌菜不是鹹就是辣,唐荼荼還是努努力吃完了,好在分量都不多,捱著辣、就著涼水還是能吃下去的,一頓飯吃出了一身汗。

剛才上茶的三保表哥提著個長嘴茶壺,樓上樓下地轉悠。看她們桌上的主食下去不少了,忙說:“荼妹別吃這麽快,還有好幾道菜呢。”

又忍俊不禁:“我給你把這邊窗戶打開,瞧你這臉紅的。”

大堂的窗有兩道,朝街的那排窗一直開著,天井方向的窗再打開,便成穿堂風對流,吹在臉上,立刻降了降辣意。

直沖後廚的這扇窗戶一開,廚房的香味就湧進來了。

唐荼荼聳了聳鼻尖,她朝著香味傳來的方向深深一嗅,許多調料煸香的味兒往她鼻子裏鉆,每一個氣味分子都在鼻間歡快地蹦跶著。

仔細嗅了嗅,似乎還能辨出一絲熟悉。

“娘!”唐荼荼眼睛發亮:“這是什麽?”

華瓊不知道這丫頭怎麽忽然興奮起來了,莫名其妙答她:“這是酷睿(kuri),也叫咖喱。”

“這是番邦人的吃食,比較少見,除了西市,別地兒見不著。咱們廚子還學了他們幾樣燉菜,有用牛奶燉的,有用大蒜、番大豆熬煮的——都是咱們沒嘗過的口,我就買了方子,讓廚子做做試試,看看能不能合上京城人的口味。”

咖喱啊……

唐荼荼不用她說,這味兒可太熟悉了。

在那些調料塊沖水泡飯的日子裏,唐荼荼最喜歡的三種醬料包,一是紅燒排骨,二是金湯肥牛,三就是咖喱料包了。

低配版是拿開水一沖,有條件就開一小鍋水咕嘟,煮好以後,拌飯、拌面、泡饃都是一絕,配餅的味道也奇好。

一年沒吃著那味兒,還怪想的。

唐荼荼放下碗筷,沿著半敞口的走廊去了後廚。

廚房裏頭掌勺的、配菜工、洗碗工,站了許多人,她沒進去打擾人家,隔著門,陶醉地長吸一口氣。

與後世的快手咖喱塊不同,這是真正原汁原味的咖喱。

還有缽缽雞、鹵肉、羊雜湯……各種霸道的香味混雜,又奇妙地統一在一起,堪稱重口味者的天堂。

廚子攏共十二位,比樓下的客人還多,一人掌一個灶,會做的吃食卻都單一,還是延續了小吃攤的風格。

她仔細觀察完了,才回大堂吃飯。

到了未時,華家的表哥表姐們一頭熱血地忙完,送走了寥寥幾個客人,都累癱在椅子上了。

“前頭那客人一會兒要辣醬,一會兒要糖蒜,隔會兒又碎了個蘸碟。我也不敢讓客人賠錢,撐著笑臉趴地上把瓷片撿了,感覺自己跟孫子似的。”

“姑媽說要讓客人賓至如歸,這也太累人了。”

打小被人伺候大的孩子,華瓊樂意看他們吃吃癟,老神在在地講道理。

“賓至如歸,是說要讓客人像在自己家一樣自在,放平心就行了,哪裏需要你們這樣?”

幾個孩子七嘴八舌討論起來。

“最要緊的還是沒客人——晌飯是一天裏的正餐,誰樂意吃這油汪汪的?會讓人沒食欲吧?”

“這話說得不對,街上的小吃攤兒數正午生意最紅火,咱們不能因為自己生意不好,就埋怨廚子啊。”

“荼荼怎麽想?”

一桌眼睛都盯過來。

唐荼荼冷不防他們問起自己,反應慢了半拍:“我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