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第2/3頁)

那家賣竹簾畫的奇珍樓在東市中端,唐荼荼自覺是來搶人家生意的,離那家樓遠遠的,在街口人流最多的地方支了個攤兒,摩拳擦掌等著客人來。

她還做好了萬一生意太好、頂了那家奇珍樓的生意,人家樓裏的夥計來攆她的準備,跟劉大劉二千叮萬囑:“千萬不能跟人嚷架,起了口舌我來斡旋,知道麽!”

劉大劉二不應聲,只點著頭,坐在杌子上笑,兄弟倆眼睛都不大,一笑起來就見牙不見眼的。

半上午,東市上的行人不少了,唐荼荼清清嗓子:“賣竹簾畫啦——竹簾畫啦——一兩半一幅!”

劉大劉二都是好仆,跟華瓊一樣的做派,需要二姑娘拿主意的事,他倆一概不摻和,小事卻做得到位。

眼下,兩個漢子氣沉肺腑,聲音實在地替她吆喝著。

如此喊了五六聲,漸漸有路人飄來視線了,卻都沒駐足,瞄一眼便走了。

好不容易有個打扮精幹的大娘,隔了三步遠聽她喊了幾遍,帶著一臉的狐疑上前來了。

唐荼荼麻利站起來,嘴俏聲甜臉帶笑:“大娘看看竹簾畫!跟奇珍樓一模一樣的竹簾畫!一兩半一幅!”

……

臨近晌午,華瓊才優哉遊哉地晃蕩過來,隔著老遠,看見棚子底下的竹簾卷摞了三摞,似乎動也沒動。

華瓊笑著上前來,“小掌櫃,開張了嗎?”

唐荼荼坐得板正,精神卻蔫吧了,瞄她一眼:“開了……”

“賣出幾幅啊?”

唐荼荼:“三幅。”

“賺了多少啊?”

唐荼荼:“刨去成本,凈賺三錢。”

華瓊成心逗她:“嚯,不是定價一兩半嘛?三幅該賺一兩八呀。”

唐荼荼灰頭土臉,又曬又熱,茶水潤了潤口,她才有力氣說話:“客人會壓價!那張嘴叭叭叭的,說我這簾子上有毛刺剌手,說色兒暗不好看,說纏的線不夠粗,掛兩天就要散架的東西,哪裏值那許多!我說不過人家……”

站掌櫃攤位前說貨品不好、處處挑刺的,都是缺心眼。華瓊最不待見這樣的客人,“那還不讓她趕緊走。”

唐荼荼:“我說了!我說大娘不行,您去別家看看罷,我進價都九錢呢——她一聽我進價九錢,更來勁了,扯著嗓門嚷嚷‘哎呀你進價九錢,就賣一兩半,好大的口氣’,嚷嚷得別的客人都不敢上前了,我怕不能做生意了,趕緊打發走她,一兩賣了她一幅。”

“一兩開了個這個頭,再漲價,別的客人又不樂意了,然後一兩又賣出去倆幅——凈賺三錢。”

上午開張前,唐荼荼還怕頂了奇珍樓的生意,人家來找她麻煩,這會兒自己都覺得害臊。

“傻丫頭!”華瓊哈哈大笑。

她讓劉大劉二把攤子收拾了,帶他們去食肆吃飯。東市這邊的食肆不便宜,都是連打尖帶住店的二層小院,一桌菜半兩,唐荼荼吃得都肉疼。

擺了一上午攤,賺了三錢,倒貼了市金和茶水費,還有一缸冰鎮酸梅湯,還沒給劉大劉二發工錢。再加上這一頓飯,可謂雪上加霜。

華瓊自己沒食欲,只看著他們幾人吃,拿了塊帕子浸了水,給荼荼擦脖子上的汗,怕她那塊傷浸了汗,以後不好祛疤。

“泄氣了?”

唐荼荼搖搖頭:“沒有。上午沒生意的時候,我就坐在那兒思考,想明白不少事。”

她表情深沉,華瓊笑了:“想明白什麽了?”

唐荼荼道:“客人有矜貴體面的,也有刁鉆刻薄的;有想買但舍不得銀子、悻悻離去的,也有自己想買就不管掌櫃高不高興,吆五喝六也非要把價壓下去的,都是人性使然。”

“和氣生財的道理不錯,可生意人不會一直和氣,總會遇上不好相與的客人。我這還是在本地,有靠山,也有底氣——姥爺當初拖家帶口地來京城,還有二舅在外邊跑商,去了外地,人生地不熟的,受的委屈一定比我多。”

劉大劉二筷尖頓了頓,驚疑地望她一眼,都沒說話,埋頭繼續吃菜,使筷的速度卻慢下來了。

華瓊沒料到她一個上午,悟出這麽個“說錯倒不為錯,就是莫名其妙”的人生哲理來,華瓊不想叫荼荼跑偏了,把她拉扯回主題來。

“知道為什麽賣不出去嘛?”

唐荼荼搖頭:“我想不出來,是地方不好?街口人流量是大,但是客人往往不在路口買東西,都要往裏邊走走。也可能是因為天太熱?騎在馬上的不願意下馬,坐在車裏的不願意下車?”

華瓊:“這是借口。逛街的都是閑人,這麽熱的天都出來逛了,有什麽不樂意下車的?——你錯在沒有知地取財,擇地生財。”

唐荼荼怔了怔,坐直了:“這話怎麽說?”

華瓊道:“奇珍樓裏的稀罕物件雖然多,但跟你一樣,他們也是二道販子,最早就是靠倒賣南貨發的家,進價一兩的東西,倒手賣五兩,圖的就是京城的富人沒見過這些新奇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