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第3/4頁)

旨意短短的,從父親說到女兒。滿屋子的人好像都沒回過神來,通事舍人這時方換了一副笑臉,躬身道:“縣君請起。陛下感念令尊功績,蔭及其家眷,特下旨冊封縣君,賞錢兩千貫,食邑五百戶,縣君快領旨謝恩吧。”

明妝先前惴惴不安,多少擔心儀王謀逆一事會對自己有些影響,如今居然接了封賞的旨意,實在令她喜出望外。

忙叩拜下去,復直身舉起雙手承旨,左右女使將她攙扶了起來,通事舍人也向她叉手,笑著道了聲恭喜縣君。

明妝還禮,赧然說:“勞煩通事了,請通事上座,我命人上茶來,通事歇歇腳。”

通事舍人擺手,“這是我的分內,茶就不喝了。今日宣了兩道旨意,縣君這裏是第 二道,我忙著回去復命,不能多作逗留,多謝縣君盛情。”

邊上的袁老夫人最知人情世故,早就命人準備好了利市,聽他這樣說,便親手上來相贈,笑道:“通事忙碌一場,既不在家下喝茶,就與幾位中貴人上梁園嘗嘗新出的飲子吧!”邊說邊將錦囊放進通事舍人手裏,“還請通事笑納。”

通事舍人推脫不叠,“老夫人太客氣了,這怎麽敢當。”

袁老夫人道:“今日是我們小娘子的喜日子,好消息是通事帶來的,您是我們的貴人啊,這點小小心意不過拿來買茶吃,通事千萬不要推辭。”說完復又打探,“通事先前說,咱們這兒是第 二道旨意,那第 一道旨意是頒給哪家的?”

通事舍人道:“那家縣君也認識,就是慶國公府。”言罷忙改了口,笑道,“如今不能再稱慶國公了,該稱郡王才對。因這次平叛有功,陛下特進其為丹陽郡王,領左金吾衛大將軍。說句實心話,郡王這樣年輕便有如此成就,可著滿朝去問,實數鳳毛麟角。”

袁老夫人詫然,“那果真可喜可賀,家中長輩要是得知了,豈不是高興壞了麽!”

彼此又笑談了兩句,通事舍人方帶著黃門告辭了。

待人一走,闔家便歡呼起來,蘭小娘連連合什,“郎主和大娘子都看見了吧,我們小娘子如今是縣君了!先前我們還在發愁,怕儀王壞了事,對小娘子多有牽累,沒想到官家即刻就給了封賞。這下好了,小娘子往後就是響當當的貴女了,看誰敢輕視我們小娘子半分!”

惠小娘則有些悵然,“官家知道冤枉了郎主,這是給郎主正名,給小娘子嘉恤呢。可是有什麽用,人都不在了……”

眼見著大家都傷感起來,明妝道:“過去三年咱們受人背後指點,心裏再憋屈也沒有辦法,往後咱們擡頭挺胸過日子,至少能活出個人樣來。”

乍悲乍喜,這就是人生啊!

袁老夫人嗟嘆,“慶公爺……哦,如今要稱郡王了,真真平步青雲,眼看著一級一級升上來。不靠祖蔭、不靠人提攜,自己穩紮穩打走到今日,實在是個了不起的人。人家這回又高升了,般般,回頭還是要預備些賀禮送過去,不拘以前多熟悉,總是禮多人不怪,記著了?”

明妝自然是為他高興的,一個無爵可襲的宗室旁支能當上郡王,可說開了本朝的先河了。

但高興歸高興,自己卻不再打算事事過問了,不過應了外祖母一聲,轉頭吩咐商媽媽:“準備幾樣賀禮送到沁園去吧。”

可是這裏剛吩咐完,門上便領了張太美進來,張太美喜氣洋洋,手裏捧著兩個老大的盒子,笑著說:“給小娘子道喜了。我們公子得知小娘子進封縣君,特給小娘子預備了賀禮,差小人給小娘子送來。”

從得知官家封賞到現在,這裏頭才間隔多長時候,這麽快就送到門上來了,可見這賀禮早就準備好了。

他一向滴水不漏,明妝心下五味雜陳,卻不敢想太多。示意午盞上前接手,一面對張太美道:“替我謝謝郡王,也恭賀郡王榮升,待我進宮拜謝了聖人,得空再去向郡王道賀。”

這個態度,分明和以前不一樣了。張太美原本是興興頭頭過來,料著只要一獻上賀禮,易小娘子就會感動於公子的細心,說不定立刻便奔到沁園去了。可是事與願違,小娘子臉上淡淡的,要等入過禁中,“得空”才去道賀,這麽一看公子危矣,八成昨日相談不歡,寒了易小娘子的心了。

張太美搓了搓手道:“小娘子,我們公子今日休沐在家呢。”

明妝頷首,“替我帶話給他就是了。”

張太美無語凝噎,暗道這下可怎麽辦,依著公子那樣沉悶的性子,要是易小娘子不主動來找他,兩人之間怕是要漸行漸遠了。

可惜自己作為下人,實在不便說什麽,只好行個禮,從易園退了出來。

返回沁園,進門便見公子在前院踱步,雖是步態佯佯,不時還彎腰看花,但張太美明白,他這是在等消息呢。無奈這回要令人失望了,他上前呵了呵腰,“公子,小人將賀禮送到小娘子手上了,小娘子很感激公子,讓我帶話多謝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