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不悟

太初二十六年,距六國歸入陳已過去數年,天下兵戈止息,硝煙散盡,經歷休養生息之後,漸有欣欣向榮之景。

隨著陳國勢力擴張,密教也一躍成為最大的教派,隨處可見新廟落建,信徒朝拜。

局勢平定後,為應對統一之後各地層出不窮的問題,預備重定法規完善律法,太子召集昔日六國的官員齊聚麗陽,商討頒布新法一事。

麗陽位於瑉江以北,縱然是入春後也是寒意未散,偶爾還會下幾場小雪。只有幾枝報春花在墻角避風處抽枝發芽,綠葉間藏著幾點淡黃,也不知何時才會開放。

寺廟東邊的老樹已經枯死,因無人來掃除,野草已經長到了台階下,春天來了,或許這次它們能長滿墻頭。

這座湖畔的古寺仿佛被人遺忘了,門上的鐵鎖銹跡斑斑,神殿下生長著大片青苔,還有許多不知名的草木長在殿外,根系將地磚拱得坑坑窪窪。那墻壁上所繪的彩畫早已褪去了鮮艷的色澤,剝落了許多,露出灰白色的泥壁,再無人知道那究竟講述了一個什麽樣的故事。

墨凐隱約聽過關於這座寺廟的傳聞。密教有內有兩派,因供奉明尊法身不同,各分為聖女聖子。數十年前聖女離開麗陽,代表著聖子一派的掌教成為國師,門人弟子多依附聖子一派,聖女一派隨之漸漸式微,到今時今日,就連這座昔日供奉明尊女像的第一大寺也變得無人問津。

麗陽如今新建的廟宇供奉的明尊多為男像,但掌教也未命人把這座古廟推倒了重建,反而任由它這麽荒廢下去。附近的人都知道這寺廟裏有個瘋子,就住在後院靠近湖畔的偏僻角落。從未有人見過她的樣子,只知道在天黑之後,臨湖小樓會亮起燈火,她的影子映在窗紙上,如鬼魅一般,忽然出現在一處,轉目又立刻消失。

墨凐也未曾見她離開過寺廟,平日僅有一個聾啞老僧送飯到樓前。曾經有心懷不軌之人溜進神殿想偷剝神像上的金漆,第二日就被發現吊在了城門上,從此再無人敢打這座古寺的主意。

對旁人來說此地避之不及,對墨凐來說這卻是一個藏身的好地方。常有流浪到此處的人借宿,只要不入神殿,住在哪兒都行。時日一長,也有被陳人驅逐無家可歸的真人、鄭人、代人於此長住,在同一屋檐下,昔日的宿怨與深仇也仿佛隨時間慢慢淡去,在這廢棄古廟中寄身的除了被遺忘的神靈之外,有的也只是失家失國的尋常人。

她推開窗,看著屋外日光斜照,轉眼就到了黃昏。夕光穿過窗格,從飛揚的塵埃中掠過一架架書櫃,任誰也不會想到,就在這枯樹旁的小閣裏,收藏著密教不傳於外的經卷典籍。

三年前她來到麗陽,無意中發現了這座古廟,便心生一計,與其他居無定所的流民混住在此處,以便打探城中消息。半年後他們被發現,一些人被陳人驅趕到城郊去開墾荒地,從此以後就留在了那裏。剩下的人難忘故國,不肯依附陳人,流浪的流浪,逃亡的逃亡,都已走的差不多。而墨凐躲在臨水的小樓旁,這才避開了抓捕,當她想要進到那樓裏時,突然有個聲音從門後傳來:“這不是你該來的地方,去樹後的閣樓,他們不會到那裏去的。”

自此以後,她就留在了這座閣樓裏。

將書放回原處,墨凐背靠書架坐在地上,從低處取出一本尚未看過的,一直到閣樓中昏暗無光,她才活動筋骨,敲了敲身旁燈盞,光如薄紗輕落。

不知不覺到了深夜,她再度來到窗邊,看見臨水的那座小樓上下早已點起了燈。在二樓靠近湖水的窗邊,一道人影一動不動坐在那裏,從身形依稀可見是名披發的女子。

湖面有霧氣飄來,她看著樓中燈火映在水上的倒影,想起今日探聽到的消息。

半年前國師忽然離開了麗陽,至今尚未歸城,教中弟子皆不知去處。起初無人在意,然而時日漸長,忽有流言傳出,道國師受明尊點悟,為見世間奧妙,去尋找那傳說中的輪回之地了。

傳言甚囂塵上,更有人說國師是為了幫陛下續命,去方外之地尋靈丹妙藥去了。尤其是近日頒布新法不見陳帝出面,都由太子主持,不得不讓人浮想聯翩。

眼下國師不在城中,宮中守衛的力量必然削弱,新舊勢力借著頒布新法的名義兩相抗衡,皇帝更是疑似被太子囚禁……還有比這更好的時機嗎?

墨凐垂下眼,袖中短劍寒光一閃,

等報春花開了以後,在一個無月的夜晚,墨凐潛入皇宮之中,輕而易舉避開層層守衛,來到了位於深宮的一座殿宇裏。

屋中彌漫著清苦的藥氣,龍涎香都掩蓋不住那衰朽的氣味。宮殿裏深紅帷幕垂落,那分明應該是鮮艷奪目的顏色,隨著夜風翻卷,在燭火中顯得黯淡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