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第4/5頁)

一位叫祝海程的學子苦笑:“難道前十還真能全是浙江人?”

練子寧對祝海程拱手:“祝兄與劉丞相同屬青田老鄉,看來能提前恭賀祝兄成為會元了。”

祝海程摸了摸自己的脖子,苦笑更甚:“是是是,提前恭賀我的腦袋可能不保了。”

周圍學子,無論南人北人皆搖頭苦笑,不知該如何安慰。

“以我的學識,雖然爭不得三鼎甲,二甲賜進士出身輕而易舉。”祝海程摸著自己的脖子道,“可惜功名變成了汙名,連這顆好頭顱也要不保了。諸位同榜,可否與我下樓共賞我這功名變成了汙名的金榜題名時?”

一眾學子起身:“祝兄請。”

祝海程一甩衣袖:“諸位請!”

……

“微臣彈劾主考官劉三吾科舉舞弊!”一位垂垂老矣的會試考官,來不及等上朝,跑得鞋都掉了一只,在皇宮前敲響了鳴冤鼓。

歷朝皇帝都會在皇宮前設置鳴冤鼓,敲響鳴冤鼓可以面聖,但敲鼓者會先挨板子。如果誣告,直接處死。

守在宮門口等著學子們來皇宮前告狀的朱文正神色大變,上馬沖到鳴冤鼓前,下馬的同時一腳踹開要拉扯那位老臣去打板子的禁軍:“滾!”

“燕王,這是規矩。”指揮人來拖曳老臣的大臣皺眉道。

朱文正將老臣護在身後,冷笑道:“什麽是規矩?這是我朱家的天下,我朱家人就是規矩!本王這塊能免死一次的燕王牌子,還保不住一個敲響鳴冤鼓的人?!”

大臣憤怒道:“燕王,這裏不是你的燕地!”

“燕地是大明,是皇帝,是太子的燕地,可不是我的。別胡說!”朱文正拔出刀,怒目而視,“誰敢過來!來人啊!護送王大人進宮面聖!本王倒要看看,誰敢攔我!”

朱文正一刀劈向那個大臣,嚇得那個大臣連連後退。

一堆護衛趁機上前,將朱文正和那位老臣護在身後。

朱文正半跪在地上,道:“王老夫子,上來,我背你去。”

這位鳴冤擊鼓的老臣,居然是曾賴在北京勞動改造營不走的南歸元朝重臣王亮!

王亮搖頭:“不用、不用……”

朱文正罵道:“這個時候了你還計較什麽規矩?趕緊!”

王亮一咬牙,爬到了朱文正背上。

朱文正穩穩將王亮背起來,朝著宮裏跑去。

宮裏跑馬需要請示。朱文正雖然蠻橫,但不想給朱標添麻煩。請示太慢,不如兩條腿。

他一邊跑,一邊埋怨:“王老夫子,你遞折子入宮面聖不行嗎?不知道敲了鳴冤鼓要挨板子嗎?你這身板,一板子都撐不住!”

王亮老淚縱橫:“來不及,來不及啊。會試放榜後,學子們定會立刻喧嘩,說不定還來皇宮喊冤。你看看,皇宮外守著那麽多人,就是等著他們來!我絕不能讓他們死,不能讓他們任何一個人冤死!”

所以你就來尋死嗎?朱文正咬了一下牙冠,奔跑的速度加快:“放心,有標兒在,他們誰也不會死。”

王亮又哭又笑:“對,你在宮門口等著,太子一定預料到了。太好了,太好了……”

王亮泣不成聲,嗚咽的聲音仿佛野獸進入絕境時的哀嚎。

“那是科舉啊,那可是科舉啊!他們怎能如此,怎能如此!該殺!全都該殺!”

“皇上殺得對,太子殺得對!都該殺!殺得還不夠,還不夠!”

這位自入朝後就對朱元璋諸多暴虐政策不滿,經常直言勸誡朱元璋行德政仁政的老儒雙目赤紅,滿口喊打喊殺,仿佛瘋魔。

朱文正深吸了一口氣,再次提速,跑得比他在戰場上落馬逃命還快。

“我是燕王朱文正!誰敢攔我!”

“讓開!傳報皇上,燕王朱文正求見!”

“全給我讓開!”

在朱文正的呵斥下,宮中侍衛、內侍居然無一人敢上前阻攔。

遠處,朱標一身太子華服,站在白玉台階上背手而立。

“停下。”

朱文正一個急停,差點栽倒。

朱楨趕緊上前扶住朱文正,並將王亮從朱文正身上扶下來。

朱標走下白玉台階,低聲道:“正哥,做得好,非常帥!”

朱文正咧嘴笑。

“王夫子,你先到偏殿整理儀容。”朱標幫王亮正好頭冠,道,“之後交給我,相信我。”

王亮雙手握著朱標的手,哽咽不止:“我信你,我信你,我只信你!”

“標兒,一定不要讓那群人好過,讓他們死,讓他們身敗名裂,讓他們遺臭萬年!”

朱標另一只沒有被王亮握住的手,覆蓋在了王亮的雙手手背上,反握住王亮的雙手。

“好!”

……

“晚生祝海程,不服!”

祝海程撩起衣擺,跪在榜前。

“此榜不公!請諸位大人復查!”

“請皇上嚴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