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第4/4頁)

當戲上演的時候,出現了一個朱元璋和朝中諸公都沒想到的奇跡。

劉基得知那個貧寒學子的家庭慘劇之後,就自費請來名醫為其診斷,又給錢讓其族親照顧。那貧寒學子的健康狀況好了許多。

或許是厚積薄發,或許是這出戲就是一個契機。那貧寒學子看了台上演的自己一家人的悲歡離合,伏地大哭一場,居然瘋病好了。

劉基專門趕去探望了那位學子。那位學子年紀不大,已經兩鬢發白。

他對著劉基深深作揖:“晚生會重考科舉,熟修律令,入大理寺為官!”

劉基哽咽:“好,好志氣,你一定可以!”

這位學子名為鄭修,一個在原本時空中籍籍無名,或許早就死得如塵埃一樣卑賤的人。

在這個時空的後世,鄭修留下的審案探案著作《大明洗冤錄》,與宋慈的法醫著作《洗冤錄》都為後世法律人士必讀書目。“鄭青天”與“包青天”“大宋提刑官”一樣,都成為後世影視經久不衰的古代探案靈感庫。

只是與包拯、宋慈不同的是,鄭青天的仕途太順利,每遇到他快搞不定的大案,都有一只太上皇帶著太後出現,大喊一聲“俺來瞅瞅”,平添了幾分喜劇色彩。

現在,大明還沒有什麽太上皇,鄭青天鄭修也還是個剛從瘋病中醒來的窮苦秀才。

他的青雲之路,還在腳下,在前方。

……

“你確定要監斬?”朱標皺眉,“監斬可不是什麽好活,比打仗還容易做噩夢。”

終於結束了“養傷”,可以出現在人前的常葳表情堅定:“是。”

現在案件有了初步進展,當初被朱標“逼殺”的人的家人,終於要該上刑場了。

雖然朱標同意罪減一等,但仍舊有人連累妻兒被斬,還有很多很多的人將被流放。

如六安侯和永昌侯,都是他們與長子被殺,其他人流放。這是朱元璋對老兄弟的仁慈。

被朱標“逼殺”的人,大多也能有這樣的待遇,只有少部分犯下了偽造聖旨等謀逆大罪的人,才會滿門抄斬。

當時死在朱標面前的那位年輕官學學子,家中恰好是謀逆之罪,所以他才會絕望自盡。

“為什麽?”朱標勸道,“君子遠庖廚,並不是軟弱。”

聽朱標居然用“君子遠庖廚”來作比,已經習慣朱標偶爾不著調的常葳還是嘴角抽了抽,道:“我想以此讓自己警惕,也以此讓自己堅定。”

輪到朱標嘴角抽搐了:“就算如此,你這猛藥也太猛了。沒必要,真的沒必要。”

常葳深呼吸,壓低聲音,學著她娘教的那樣撒嬌:“我認為有必要,讓我去好不好?”

朱標的嘴角抽搐得更厲害了。

哪有女子向未婚夫撒嬌,是想去當監斬官看人頭滾滾來堅定自己屯田到底的決心的?!

“行行行,你想去就去,我給你準備些東西,免得你吐出來。”都“逼”得大明的屯田女將軍撒嬌了,朱標再擔心也只能同意。

他給常葳準備了靜氣凝神的香囊,又改了改常葳的膳食清單免得常葳監斬後吃不下飯,還準備了一些溫馨的圖畫故事書給常葳調節心情。

常葳哭笑不得:“伯澤,我沒這麽脆弱。”

朱標把一大箱子東西交給常葳:“你脆不脆弱,和我護不護著你有什麽關系?拿著,好沉……”

常葳紅著臉接過箱子,然後疑惑道:“不沉啊?”

朱標:“……”

常葳明白了什麽,趕緊改口:“嗯嗯嗯,真的很沉。哎喲,好沉啊,我去找個人一起搬!”

朱標:“……”生氣!

常葳看懂了朱標的惱羞成怒,抱著大箱子笑得十分好看。

朱標當場給她表演了一個背過身不理人,常葳趕緊使盡渾身解數哄朱標開心。

短暫的相聚之後,朱標回到了禦書房,常葳去往了大理寺。

之後,朱標幫他爹寫好了執行斬首之刑的聖旨,常葳拿著聖旨去往了刑場,短暫的相聚後又是各忙各的事。

只是每一次短暫相聚,他們都會交換在忙碌時抽空看的書,然後在書中夾雜一些奇奇怪怪的書簽,等著對方吐槽。

如此習慣,即便在他們長久地聚在一起後,也持續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