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第3/4頁)

誰能不動搖?!

“陛下,我們雖然老了,但標兒還年輕。”朱升的聲音蒼老,卻又中氣十足。

朱元璋深呼吸了幾下,壓制住眼中的暴戾和動搖:“我知道。”

王袆不滿道:“什麽老了?臣不老,臣還能幹很多年。怎麽能什麽事都推給標兒?臣活著一刻,就會在這朝堂上和他們戰一刻。”

葉錚笑著點頭:“是這個理。”

劉基按著額頭打著哈欠道:“你們說完沒有?說完繼續幹活。”他知道這樣對皇帝很沒有禮數,但抱歉,他真的困了。

章溢茫然擡頭:“嗯?你們說到哪了?”不好意思,他剛才真的不小心睡著了。

汪海洋的腦袋砸在了桌子上,然後猛地擡起頭,茫然四顧。

朱元璋:“……諸公先休息一日吧。”

他怕再熬一日,諸公都要病倒,留他一個人苦哈哈案牘勞形了。

眾人皆扶額苦笑。

大明的現狀和未來很重要,但還是先補足睡眠吧。

朱標得知自家爹和叔叔們終於撐不住了,笑著搖搖頭。

熬什麽夜啊,早睡早起身體好。事嘛,又沒必要一日做完。

真不知道爹急什麽急,現在該是其他人急。

朱標召見了官學眾位老師,讓他們帶著學生,先將吳庸的事傳出去。

貪官汙吏們扛不住了,所以想拉所有百姓下水,讓百姓們家破人亡。誰家沒吃沒喝後不去米店裏買點吃的?誰又知道這些米店裏的糧食是官府的糧?大家都是按照市價買的!

《大明律》早就有規定,大理寺丞吳庸卻敢知法犯法,貪官汙吏果然急了。

他們急了!

“原來《大明律》連這個都規定了?不愧是咱們陛下,就是愛護著咱們老百姓!”

“呵,他們自己貪汙受賄,想搶我們的錢補窟窿,不愧是無恥小人!書都讀到狗肚子裏去了!”

“狗娘養的!真想去挖了他的墳!”

“那個叫吳庸的就是個小官,他敢怎麽做,背後肯定有大官指使。戲文裏都這麽寫!”

“聽說六部都在牢裏辦公了,這大官確實急了。”……

南京百姓沒事就聚在一起,大聲嚷嚷“急了急了他們急了”,個個都變成了“急急國”居民。

一些官吏派出去打探消息的人面色蒼白回來,許多家裏不知道摔碎了多少一個就值得百姓吃一年的名貴瓷器。

南京百姓到處說“他們急了”的事,同樣上了報紙,被帶到了兩廣。

葉琛、胡大海和已經到達兩廣的許淑楨、陳火星本就在安撫百姓,現在有了報紙,如虎添翼,立刻給百姓宣讀報紙,告訴百姓京中的事。

兩廣富戶本來在觀望,有些人還偏向當地豪強和士紳。

當他們看到報紙後,氣得手腳發抖。

你們吃肉喝湯,我們連點渣子都沒撿到,現在你們卻要讓我死?

當地望族了不起?你們倒了之後,我就是下一個望族!

“《大明律》拿過來!”

許多富戶都在家中緊急翻書,看是不是有這一條保護他們的律令。

《大明律》太厚了,分類太多了,他們就算早就買了,也很少去讀。

當看到那條白紙黑字的律令時,兩廣富戶松了口氣。然後他們把這一條律令抄寫下來,揣進懷裏當護身符。

“把賬本拿來!”

看完《大明律》後,他們就要報仇了。不把這群人趕緊按死,他們就會死!

既然“善意取得”不會獲罪,那他們完全可以把賬本中異常的賬目拿出來,呈給官府作為證據。

有些米店突然短時間內多了許多貨,原本他們以為是海外貿易或者家中存糧,現在看來,有問題!請大人明察!

葉琛看著當地富戶呈來的聯名信,笑著搖搖頭:“這就是利益。”

最後一環證據已經到手,他終於可以提刀殺人了。

胡大海看著老搭档陰森森的笑容,打了個寒顫。他反復想,一定要好好敲打家人,必須熟讀《大明律》,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勛貴。

什麽?《大明律》太厚?誰會因為書太厚而不讀書!找打!

反正自己不讀的胡大海下定了決心。

兩廣的騷動因蒸汽船的機動力,幾日後就傳回了南京。

報紙將其大書特書了一筆。兩廣貪官汙吏眾叛親離!在家鄉人人喊打!甚至有人的墳都被憤怒的村民挖了!

畢竟,他們賣糧都是最先從當地賣,賣給自己家鄉的百姓們。如果要收繳賣出去的官糧,先家破人亡的是他們的鄉親,甚至是他們的宗親。

南京百姓看著報紙,唏噓不已。

葉錚休息夠後,提筆重操舊業,寫了一出精彩絕倫的“劉伯溫私訪記”,準備和“常伯仁屯田記”和“常葳屯田記”一樣,將來擴張成另一個系列。

為同僚刷名聲,葉大先生是認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