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暴露即融的潛規則(第3/5頁)

朱元璋此話,聽在群臣耳中,有兩個含義。

誣告是抹黑,孔氏族人做了惡事也是抹黑,無論哪個,皇帝都不會輕饒。

很多文官都想出列,但朱元璋經過幾次殺戮,積威甚重,在朱元璋點名前,他們不敢出列。

“常葳,你先說。”朱元璋看向武官隊列最末尾的年輕女將。

“是,皇上!”常葳抱拳出列。

她呈上了曲阜百姓的證言和自己查找的證據:“相關苦主已經在外等候。”

朱元璋粗略看了一遍證言和證據之後,他揮了揮手,內侍將證言和證據拿給大臣們過目。

因為孔家和文臣息息相關,所以證言和證據先從文臣這裏輪轉一遍,才到武將手中。

武將們翹首以盼,看熱鬧的表情都快控制不住了。

文臣們依次查閱時,一個大臣突然發難,大喊“這是誣告”,並撕毀證據,要將幾頁紙張吞下去。

朝堂立刻變得一片混亂。

常葳冷眼看著大臣們或真或假的驚慌,抱拳稟奏道:“百姓們的聯名信和證據原件,末將已經快馬加鞭送與皇上。這些證言和證據是印刷的附件,諸位上官不用擔心證據缺失。”

說完,常葳在朱元璋許可後,呈上來一箱證言證據,依次分發。

大臣們的表情都很精彩。

既然是印刷的附件,為何不早說?這女將難道存了一顆看笑話的惡劣心思?還是說,有這種惡劣心思的是皇帝?

“拖出去。”朱元璋嗤笑一聲,下令道。

宮中侍衛立刻上前,將引發鬧劇的文臣嘴堵住,像拖死狗一樣拖出了門。

劉基出列,義正詞嚴道:“諸位大人都是飽學通禮之士,若有異議,該有理有據地說,怎麽跟市井無賴偷雞摸狗被抓了現行似的,道理還沒講,先在地上滾上了,這可有辱斯文。陛下,若再有擾亂朝堂中,該以失禮之罪論處。”

許多文臣對劉基怒目而視。佞臣!

朱元璋微微頷首:“準奏。”

劉基遺憾退下。

他還以為自己指著鼻子罵了,一定會有忍不住站出來和他辯論,怎麽沒人呢?

李善長回南京後,特意告訴他標兒這次不僅差點罵死孔家後裔,等別人緩過來之後,又把別人罵得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大喊對不起孔聖人(朱標:你繼續編?)。

“劉伯溫啊,你口才不行啊。”

劉基氣得胸口疼。

趁著標兒還沒上朝,劉基現在要抓緊時間輸出。要是標兒來朝堂了,還有他開口的機會嗎!

劉基把想要為衍聖公辯駁的文臣的話堵回去後,他們終於能安安靜靜把證據證言看完。

在知道常葳搬了一箱子復制件來後,他們就不做這些在朝堂之上毀滅證據的魯莽事了。

想到這裏,他們心中有些遺憾。

如果剛才毀掉的是原件,常葳要再收集和整理一次證據證言,會花費很長時間。在這期間,他們一定能讓全天下的文人給皇帝施壓,讓皇帝釋放衍聖公。

在這些人看證據證言的時候,朱元璋的視線掃過眾人的臉,心中的火氣越來越大。

他看得出來,這些人中大部分人,對證據證言並不在意。

或許,他們都能看出這些證據證言是真的。

但這是真的又如何?

孔家是傳承了幾千年的世家,吞並良田,逼良為奴,低買高賣,這些事剛崛起的豪強都能做,孔家自然也做得不少。

這可是真正的流水的王朝,鐵打的世家,難道不該有這些權力嗎?

曲阜就是歷代帝王送給孔家,供奉孔家的私產。孔家如何處理私產,不是他們自己決定嗎?

只有被煽動來不顧一切拯救衍聖公的年輕書生們才會為衍聖公光輝下隱藏的黑暗肮臟憤怒,忍不住燒掉了衍聖公府邸。朝堂上的文臣們已經是看透一切的賢能之人,他們不但不會憤怒,還會認為這是孔家應得的“尊重”。

他們中一些人甚至希望,以後皇帝都能對世家大族抱有這樣的尊重,這才是君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太平盛世。

李善長致仕後,百官中不再留有他的位置。他被朱元璋特別恩許,在龍椅旁侍立。

他看到朱元璋眼中血絲彌漫時,知道這位本性並不和善的帝王心中已經起了殺意。

他立刻小聲道:“標兒曾經說,潛規則就是見不得人的規則。他們現在對孔家的罪行滿不在乎就是因為他們秉承的潛規則,皇上只要將潛規則拉出水面,給天下百姓看,他們就會像傳說中的鬼魅一樣,融化在陽光下。”

朱元璋閉上眼,沉聲道:“朕知道。李公不用擔心,朕明白此時不能用屠刀,而是該用文人的手段。標兒和常丫頭已經演完了上半出戲,朕演不好下半出戲,就對不起他二人了。”

李善長松了口氣,道:“陛下放心,若這出戲演完,他們比死還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