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尊孔還是尊衍聖公(第2/2頁)

信國公就是湯和。湯和與廖永忠同時在南北各建海軍,軍中自然也有蒸汽船。

“常丫頭這瘋狂勁,簡直和常伯仁一模一樣,不愧是常伯仁的繼承人。”朱元璋樂道,“常伯仁的大兒子和二兒子就不像常伯仁,只會打仗,不愛俗務。南邊的孔家還沒動靜?”

劉基道:“他的馬車走得太慢,我看著都著急,就讓他也走海路,然後快馬加鞭回去。現在他應該已經回到家中,但消息還沒傳回來。”

被緊急叫回南京幹活的王袆深深嘆了一口氣:“還好有蒸汽船,否則這一南一北,不知道要走多久。標兒弄出的那個車不知道能不能代替馬匹。”

朱元璋道:“能是能,但得先修路啊。等這件事結束,就好好修路。標兒還說,可以弄個什麽鐵、鐵路?唉,只是書信,看不太懂。”

朱元璋想回北京。

他身邊的心腹們也特別想。

還是在標兒身邊有意思。南京朝廷裏的那些人太無趣。

“我還等著他們死諫,好動動刀呢。沒想到他們看到衍聖公府邸被燒,居然不敢出門了。”朱元璋遺憾道。

劉基沒好氣道:“主公,你再殺下去,朝中之事誰來做?他們負責的是典章禮制,全殺了誰為主公做這些細碎瑣事?!”

朱元璋信任的人中不是沒有精通典章禮制之人,比如宋濂就是其中之一。

但宋濂等人身上都被安排了很重的庶務,典章禮制對國計民生不重要,但大明又必須有。這些事,自然留給德高望重的元朝宿老來做。

在元朝宿老中,劉三吾、汪睿、朱善並稱三老,最為學識淵博、德高望重。其中劉三吾為官宦世家,在朝中影響力最為深厚。

朝中後進文臣,許多人不認可宋濂、劉基等人的學術和政治主張,所以圍繞著劉三吾等元朝宿老,形成了朝中另一個文臣群體。

若論人數,劉基等人算是孤軍奮戰。在李善長致仕後,他們明面上的勢力已經被新進的文臣群體壓了下去。再加上宋濂等人時不時往外跑,章溢、葉錚又在外地做官,仿佛唯一長期坐鎮南京的劉基和葉錚已經獨木難支,其他人已經被邊緣化了似的。

朱元璋和朱標父子二人聽到這個消息後,非常默契地說出了同一句話:“啊對對對。”

“好吧,你說得對。”朱元璋嘆氣,“這些瑣碎事也得有人來做。真麻煩,要是標兒……”

劉基不客氣地打斷道:“不要什麽事都推給標兒!主公!你是皇帝!”

朱元璋認真道:“標兒回來,我可以當太上皇。”

連葉錚都忍不下去了:“主公,你不可以!標兒年紀還小,讓標兒多輕松幾年!”

王袆扶額:“主公,你可以讓標兒監國,但萬萬不可直接撂挑子不幹。標兒絕對會生氣。標兒一生氣,他真的跑海外去了怎麽辦?這事標兒做得出來。”

劉基也道:“你本來瞞著標兒的真實身份,標兒得知真相後肯定會生氣。你再直接退位,讓標兒承擔一切……主公,你最了解標兒,你想標兒會怎麽做?”

朱元璋認真想了想,臉色一垮:“標兒會說,臭爹,再見,世界這麽大,我要去看看。”

三位心腹重臣差點沒憋住笑。

主公模仿標兒的話,真是模仿得惟妙惟肖。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只是抱怨一下,該怎麽做還是得怎麽做。”朱元璋短暫喪了一會兒,恢復了英武帝王的模樣,“常丫頭已經唱完了上一折,該輪到咱們了。”

洪武六年,曲阜百姓不堪前衍聖公府欺壓,焚毀衍聖公府,進京告禦狀。

洪武皇帝震怒,要求徹查。

與此同時,孔聖人在南方的後裔叩見知省,請求進京面聖,呈上廢除衍聖公爵位的聯名書。

南孔聚集之地位於浙江衢州,浙江知省立刻派船,迅速送南孔族人進京。

孔希友躺在床上,腦袋上纏著一圈繃帶,身上多處傷痕。

“你應該留在知省府邸靜養。”唐大夫的弟子名為王賓,蘇州人。

王賓不僅是個儒生,還是個身手非凡的“俠客”。唐大夫才派這位弟子來保護孔希友。

孔希友歸家後闡明皇帝要求以及自己的決定,孔家族人爭論不休,但明面上都支持孔希友。

畢竟讀了這麽久聖賢書,孔家大部分人明面上還是要臉。何況衍聖公本就和他們沒關系。

但這只是明面上。

背地裏,許多孔氏族人,特別是有過劣跡的孔氏族人很怕失去“孔聖人”名聲的保護,不願意讓孔希友進京,於是安排了刺殺。

孔希友早就聊到此事,安排族人前往浙江知省處求救,自己留下來吸引注意力。

他本是有舍生取義的打算,但被朱標看破,派王賓將其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