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民意運用釜底抽薪

朱標原本以為,內燃機終於研制成功後,會先制作一輛小汽車給他開。

沒想到,第一輛可以勉強量產的內燃機車居然那麽大。

不過仔細一想,這才正常。現在沒有機床,小零件需要精密的手工藝,非常難制作。歷史中許多機械都是先弄出一個笨重的大個子,然後逐漸縮小。

因為橡膠要下一次返航才能運來,工匠們絞盡腦汁,給大個子機械車弄了個履帶。

朱標看到成品的時候,腦袋裏一下子蹦出“五對負重輪”。

不過聽說二戰時,很多裝甲車、坦克,都是用拖拉機改的。或許這還真能改成“五對負重輪”。

蒸汽船目前挺好使,煤炭也好開采。相比煤炭,石油開采還需要工匠們繼續研究。所以海船仍舊使用蒸汽鍋爐,沒有立刻著手制造內燃機驅動的海船。

朱標知道自己這一方技術發展後,一定會有其他國家學習,不可能阻止技術的傳播。

作為第一技術國,大明可以放心制造蒸汽船。等其他國家開始研制出一點名堂後,就將蒸汽船高價賣給他們,大明自己換成內燃機驅動的海船。

朱標不知道現代“輪船”是個什麽構造,他只能將自己經常乘坐遊輪時看到的船的外形描述給工匠們,讓工匠們自己琢磨。

工匠們琢磨出了很多東西,朱標不知道這是不是現代的輪船解構,反正能用就行。

在朱標的詳細解釋下,大明朝廷終於接受海船發動機先繼續用蒸汽機,內燃機先在農用機械上試驗,成熟之後再一波換的策略。

朱標說,用舊的東西可以去國外換糧食和金銀,根據在高麗販賣破爛武器的收益。他們相信朱標的話。

武器總會更新換代。以前銷毀武器是一大問題,現在賣給其他國家也不錯。

最好賣得更遠一點,才不影響大明周邊安全。

“那為何不把大明周邊掃平了?這不就不用擔心大明周邊安全了?”武將們發出靈魂質問,文臣們皆擼起了袖子,要和武將拼命。

你們打完仗還要我們收拾和治理,能不能給我們喘口氣的時間!啊!

朱元璋若有所思:“最近仗不多,幾個小家夥就能解決,你們這些老頭子反正也上過培訓班,讀過書,由武轉文吧。”

武將們:“?”

朱元璋道:“常遇春、康茂才和花雲能幹得很好,你們也能,朕相信你們。”

武將們再次:“?”

就算陛下你自稱“朕”來威脅我們了,我們也覺得很惱火,並不想案牘勞形去處理那些瑣事啊!

求給我們仗打!

然而打仗是不可能的,榮養朱元璋也心疼錢。

我和我的標兒都在忙碌,你們憑什麽不好好幹活?

這群武將們被逼無奈,都掛著高高的爵位,去當知府了——知省他們還做不到,一個知府應該問題不大。

於是大明初期出現一個令歷史學者每次看到都會捂嘴笑的奇葩現象——一個窮山惡水地方的知府,可能身上有著開國爵位。

王朝建國後,不需要那麽多兵將。一般王朝要麽遣散要麽榮養。

像大明這樣,先培養兵將們讀書,然後填充基層官吏。後世人只能說,大明皇帝仗著自己是開國第一功臣,和李世民那家夥一樣,一點都不忌憚武將和功臣,完全不怕別人造反。

因朱元璋這個“武將轉文官”,模糊文武界限的政策,燕乾自然也是能去東北當知省的。

但問題是,燕乾現在不僅要去當知省,還要文武合一。

因為東北苦寒,現在還是蠻荒之地,只有遼東一帶有城池,再北一點的地方基本沒,但他的基本策略和如今的朱標是一致的。

大明初期,廢東北州縣,改軍衛。在較為容易開墾的遼東一帶,大明設置了九個國防重鎮,修建了十八座城池,屯田五千七百多傾,以軍屯帶商業和民生,將遼東一帶迅速納入中原文化體系。

只是一因為生產力水平限制,二因為大明永樂之後統治力收縮,大明對東北的開拓沒有繼續深入。

聽了朱標詳細描述的東北開拓計劃後,燕乾不由感覺壓力極大。

雖然東北荒蕪,但面積極大。讓自己去東北當軍政合一的知省,這簡直和分封藩王等同了。

燕乾不由道:“或許讓燕王去更合適?”

朱標道:“我倒是想讓他去,但他不肯去啊。”

燕乾道:“……讓曹國公去也比我好。”

朱標道:“他也不想去。”

燕乾:“……”我能說不也不想去嗎?

朱標失笑:“好了,不和你開玩笑了。東北還只能你去。誰去東北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能好好使用那些機械。你參與了機械車的研制,才知道怎麽使用和改進這些機械。換做其他人去,也需要你同行輔佐,那不如直接由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