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歷史不是一人推動

常葳離開的時候,朱標其實在目送她離開。

但朱標沒有出現,只是靜靜地看著常葳帶兵離去,然後轉身離去。

常葳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未來,將要奔赴自己選擇的未來,給朱標很大觸動。

朱標進行了深刻的反省。

封建社會有太多的不盡人意的地方。

朱標一向都選擇順其自然,可以推動,但不要逆時代潮流,做揠苗助長的事。

比如在提高女性地位上。

朱標一向認為,不僅要符合當下生產力水平,而且人要自救才能被救。

縱觀歷史中,能在歷史中閃耀,給女性以反抗勇氣的女性歷史人物,無一不具備兩點特性,一是主觀能動性,二是基於主觀能動性後順應當時條件而達成的地位。

如果沒有第一點,女性就像是抱著幼子垂簾聽政的太後,看上去地位很高,有參政權,其實也就是傀儡;

沒有第二點,就會遭到世俗強烈反撲,而且就算成功了,有可能還會起反效果——比如現在朱標強勢提拔一個女官,別人只會疑惑,憑什麽啊?讓男人上不是做得更好?最後得出結論,朱標腦袋有病,那個女的也絕對有問題。

這可是封建時代。

馬皇後現在也保有一定權力,不是朱元璋腦袋一拍要提高女性地位非要讓他的皇後參政,而是在朱元璋打天下初期身邊缺人,這天下打下來的過程必定是“夫妻店”。

當天下太平,馬皇後已經積攢了大量民心,且要繼續推行女子授田、解放女性勞動力,還要主管女學——除此之外,有一點不先進但比以上一切都更重要的是,馬皇後生了太子,又能壓住朱元璋後宮,她才能留有少量的參政權力。

陳火星和許淑楨兩位女將軍也不是朱元璋腦袋一拍“大明一定要有女將軍”而出現的女將軍,而是這兩人原本就是“寨主”,帶兵投靠,朱元璋總不能因為兩人是女子就沒收對方部曲。

之後陳火星和許淑楨拼死搏殺,立下汗馬功勞,才能繼續當她們的女將軍。

甚至連陳標主動推動的“女子科學院”,能推動成功的原因也不是“俺尋思著這個世界需要一個女子科學院”,而是科學院需要一群有錢有閑有地位的人。

誰都知道,理論科學沒有國家支持就會餓死研究員(有了國家支持也只能維持個溫飽),在封建時代更加如此。貴族女眷是封建時代最有錢有閑的人,正好適合搞研究。

讓男人做也不是不行。但男人有太多路可選,不會將畢生精力都投入科學研究中。他們的思維也已經固化,科舉和儒學才是正事。所以當下階段將目前不可能科舉的女學變成科學院,將誥命和學術掛鉤,是這個時代的最優解。

放眼歷史中,婦好是因為本身就是大部落首領才會成為商王麾下最強大的女將軍,第一任皇後呂後掌權是有一個懦弱的兒子和根深蒂固的呂氏家族,第一個女皇帝武則天則一直奮鬥到了六十七歲才登基……

這些成功的例子讓女性參政不具有普遍性,但具有極大的鼓舞性。

這些人讓他們時代的人和後世的人都認可,她們的地位是自己拼搏出來的,女性中也有優秀的人能與男子比肩甚至更厲害。

即便這之後女性遭遇了更多的警惕,這些警惕和打壓才恰恰表明,給優秀的女性一個機會,她們也能做到。她們的體力或許弱,但腦子不比男人差。

這些個例,打碎了“女性天生腦子不好”的鎖鏈。當聚沙成塔,點點星輝鋪就漫天星空的時候,女性才能在生產力大發展階段,在一個身體能力不再決定權力地位的時代,厚積薄發。

道理朱標都是知道的,但在常葳這裏,他還是犯了穿越者很容易有的傲慢,想要“制造一個歷史女性人物”。

朱標之前就在反省了,他正在想改變。但他的思維還未能突破那一層傲慢的迷障。

然而,常葳不需要他的指點,就自己找到了一條正確的路。

這一條路,常葳具有十足的主觀能動性。她能共情饑餓的百姓。

常葳走上這條路,也擁有現實的基礎,甚至是獨一無二的條件。她是常遇春的女兒,而她兩個弟弟聽到屯田要背的那一堆東西就頭疼,只想打仗,只有她能繼承父業。

在封建時代,子承父業是最傳統也是最正統的職業繼承。常遇春積攢的“屯田元帥”的威望和民心,能順利交接給常葳。

在百姓們心中,常葳就只是“常元帥的長女”“常元帥的繼承人”“小屯田元帥”,會忽視她的性別,認為主持屯田分田打惡霸土豪這種事,常葳絕對能勝任。

甚至朱元璋派其他有名有姓有功勞的將領去代替常葳,老百姓都會更相信“常元帥長女”,配合“常元帥長女”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