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科學閣和雙誥命制(第3/4頁)

後世大學制度雖然不完善,會衍生出學閥、水論文等相應弊端,但在這個時代,已經足夠先進,夠用了。

設立科學閣,無論在華夏歷史,還是在世界歷史,都是足夠稱之時代裏程碑的壯舉。

在這個時代,絕大部分並未意識到這一點。

對於勛貴官宦們而言,他們只是開心自家人有在戰場上立功之外的獲取利益的途徑而已。

特別是家中男人沒用的小官宦,天天督促自家女兒上進,自己賺個誥命,就可以嫁給他們本來高攀不起的大官宦。這樣,家裏無用的男兒就能依靠裙帶關系起飛了。

朱標聽了娘親口中半抱怨的八卦之後,一笑置之。

嫁個好人家,也是誘使封建女性研究科學的利益之一,這沒什麽可指摘。

男人想要個十全十美的好老婆,女人想要個十全十美的好老公。人的基本欲望而已。只要不傷害別人,而是依靠讓自己更加完美而吸引更加完美的人,那應該支持和贊揚才對。

馬秀英因朱標這番話沉思許久,最後也笑道:“標兒說得沒錯。娘只是想著有些人不思讓兒郎上進,指望著攀附裙帶,有些不喜。”

朱標安慰道:“就算沒有科學閣的事,不思上進的人照舊不思上進,仍舊會想攀附裙帶。他們的女兒若能讀書賺得個誥命,至少能成為正室夫人,不用被家裏送給哪個老大人當妾。”

馬秀英再次苦笑:“的確如此。”

她便不再提這件事了。

世上有再多不完美,只要今天比昨天好,馬秀英就不會皺著眉頭。

朱標安慰娘親時,得知原來讓女學參與造船廠和蒸汽機計算研究,是馬皇後的主意,不由對這位女性更為敬佩。

他趴在自家爹的肩膀上感嘆:“皇帝真是天命之子,氣運化身。不但當了皇帝,還有如此完美的皇後,怎麽什麽好事都能被他遇見?”

朱元璋得意:“那是。”我不僅有完美的皇後,還有完美的太子呢,嘿嘿。

朱標嘆氣:“蒸汽船出來了,我好想親自參與後續研發啊。嗚嗚嗚,燕叔叔壞蛋,他還說給我當徒弟,給我當護衛,結果自己一直留在工坊。”

平定張士誠後,長江出海口掌握在了朱元璋手中。朱元璋自然把最為核心的工坊都搬回了應天,又在南京新建了造船廠,廣州的造船廠只負責造現有科技的船只。

朱元璋無語:“讓燕乾去管理工坊,不是你的命令嗎?”

朱標理直氣壯:“我的命令,我就不能抱怨?”

朱元璋沉默了一會兒,道:“可以。”

嘖,這小子還說性格和我不像,明明和我一個模子印出來!

“你要是想自己參與,就把工坊搬到海津鎮去。海津鎮本來也要建水軍基地,不是嗎?”朱元璋道。

雖然會多花一些錢,但蒸汽機造出來了,不留在朱標眼皮子底下,朱元璋心裏還是不安穩。

朱標道:“好啊。不過南京也要留著,最厲害的女學在南京。”

朱元璋道:“在北京辦個分校就是了。官員跟隨皇帝北上的時候,女眷也會隨行,正好不耽誤課業。”

朱標點頭:“說得也是。就讓馬皇後操心去,嘻嘻。馬皇後一定操心得很開心。”

朱元璋失笑:“你也不怕累著馬皇後。”

朱標搖頭晃腦:“身為皇後,她不累誰累?皇帝累,皇後累,然後才輪到大臣累。”

朱元璋心道,你要是知道馬皇後就是你娘,怕就不會這麽說啰。

朱元璋很快回到南京。

在朱元璋的雷厲風行下,海津鎮在新的水軍基地修建好的同時,也修建好了大明海船新工坊,專門制造蒸汽船。

因朱標精力有限,蒸汽機和內燃機的進一步研究應用繼續在南京進行,由燕乾直接向朱元璋負責。

燕乾已經完全卸下了盔甲,全身心地投入了祖先未竟的事業中。

在大明建國的時候,朱元璋大赦了一次天下,赦免了邵榮的家人。

邵榮的長子被燕乾收為義子,也帶在身邊醉心科學事業。倒是燕乾的親兒子燕祥是個坐不住的人,比起算數更樂意去打仗。燕祥就被燕乾派到了朱標身邊充當護衛。

燕乾沒有告訴燕祥朱標的真實身份。不過就算不告訴他,朱標身上的諸多光環,也讓燕祥激動不已。

何況朱標還是親爹的老師。如果朱標看中自己,收自己當徒弟,自己豈不就是親爹的同門平輩師弟了!

“你在想什麽?你是應天小學的學生,本來就算我的弟子。”朱標打消燕祥的妄想,“至於入室弟子,你數學多少分?”

燕祥頓時不敢說話。

“哼,你怎麽完全沒有遺傳燕叔叔的優點?”欺負了一下小侍衛後,朱標背著雙手去視察造船工坊。

他來到造船廠的時候,剛遠航回來的陳迪正在和造船工坊的工頭談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