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科學閣和雙誥命制(第2/4頁)

只是在這個時代,理論科學第一次綻放的光芒,足以稱之為奇跡罷了。

朱元璋更加沒想到,那幫學算數的女娃娃,居然能有如此能耐。

他本以為,她們對算術等知識鉆研得再深,也不過是會算賬持家罷了。

朱元璋畢竟是封建時代的男人,他骨子裏對女性的輕視不可避免。但他又是一個自身很強大、足夠自信的封建帝王,所以當事實出現在他眼前的時候,他又很坦然地接受了女學中的學生們很厲害的事實,並且制定好了如何扶持她們、褒獎她們、激勵她們繼續努力研究的計劃。

“標兒說,科學是第一生產力。可惜科舉不考這些,所以天下最聰明的人不研究這些。”朱元璋比起欣喜,更多的是感慨,“科舉是不是該改一改?”

朱標搖頭:“科舉就是為了做官,官員只需要知道一些科學的皮毛,增長見識。除了一些天才之外,人的精力有限,在一方面投入太多精力,另一方面就無法顧忌。研究科學,需要全身心地投入。以大明的國力,還養不起完全脫離生產的科學家。”

“貴族女眷本來就不事生產,衣食無憂,正好適合搞科學?這倒是一個新奇……新奇的思路。”劉基捋著胡子道,“那麽一些無意仕途,或者仕途不順的官宦子弟,或許也能吸納進研究科學的人群中?”

朱標點頭:“可以是可以,但除了自己興趣在那的人,他們研究科學的動力並不高。”

朱標譏笑了一聲,道:“伯溫先生可能不愛聽,但世上高尚的人畢竟是少數,大部分人都要有利益,才有動力。女子獲得名譽、地位、金錢等利益的途徑很少,王朝統治越穩固,她們獲得利益的途徑就越來越少。所以一條研究科學就能穩定獲取利益的渠道,能讓她們瘋狂。女子除了力氣,沒有一處不如男子。否則歷代就不會嚴禁女子幹政了。”

在場的男人們臉色都不好看。

即使他們已經算這個時代不算太歧視女性的人,但朱標這話仍舊讓他們難以接受。

不過朱標是“神仙童子”,在神仙眼中恐怕真的是這樣,他們也就很快不在意朱標離經叛道的話了。

朱元璋沉思了一會兒,道:“這樣很好。”

朱標笑了笑,沒有往深的說。

既有能用上女性能力的渠道,又不用擔心女性幹政,在現在看來,確實是雙贏。

但科學是第一生產力。在不會太遙遠的未來,掌握了生產力,賺得了榮譽、地位、資源第一桶金的女性們,走向政壇是水到渠成的事。

高層貴族女性衣食無憂,心無旁騖地研究科學理論;中低層女性如果能接受公學教育,也能增長見識,還有進入基礎公學當先生,進一步提升“野心”的機會。

這個世界才有趣。

否則都是男人爭來爭去,沒有些危機感,這世界未免太為無趣,發展太慢。得讓所有人都努力動起來才行。

只是不知道現代社會來臨的時候,在新的華國,會不會出現新的文理歧視,比如“男人滾去學文科,他們的腦袋生物構造就讓他們不適合學理科”之類的暴論。

那可是太有趣了。

被家裏人傳染了一點樂子人屬性的朱標,真想再穿越一次。

女學立下了大功勞,又有朱標為朱元璋剖析女學的未來和前景後,廢除女學的聲音終於銷聲匿跡,支持擴充女學的聲音越來越高。

元末明初是一個百廢待興的時期——不只是物質,思想也一樣。

多年戰亂打得全國青壯年男性數量驟降,在外勞動養家的幾乎都是女性。這時候除了一些從未關注過平民百姓的豪強官宦世家養出來的道德先生之外,不會有約束女性拋頭露面的聲音。

就算有,在推行放腳和女子分田政策的朱元璋這裏,他們都得忍著。

朱元璋被傳統文人圍剿了這麽久,現在圍繞在朱元璋身邊的文人們,就像是後世“粉絲提純”一樣,精神上高度統一,且極具攻擊性。

比如劉基,天天都想罵死一兩個人。

在這種環境下,朱元璋仿照翰林院等文臣榮譽稱號,給了女性一套全新的獨立於丈夫的誥命,就沒有任何反對聲音地順利推行了。

之後女性可以擁有兩種誥命。一種是由丈夫官職所獲得的誥命,一種是“科學閣”頭銜。

“科學閣”和宋時的“龍圖閣”等一樣,設立“學士”“大學士”等職位,其俸祿等同於相應品級的官員,遠遠高於誥命俸祿。

女性雖然可以有雙誥命,但俸祿只算最高的一種,也就是說,進入“科學閣”的女性,就只領“閣老”的俸祿。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朱元璋還是挺摳門的。

除了建立“科學閣”之外,朱元璋還準備制定助學和獎勵計劃。這些計劃,當然就交給朱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