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馬秀英的平衡之道(第3/4頁)

馬秀英詢問了她們的學習情況之後,將朝中有人要撤了女學的事告訴了她們。

馬秀英嘆息:“若沒了女學,且不說我們每日被困在後宮後院有多無聊,誥命只能靠男人賺,心裏不僅沒底,家中兒女能依仗的也少了。真不知道那些人為何要如此針對我們。”

女學裏的貴婦們大多出身不太好,是跟著將領們的糟糠妻。她們一聽馬秀英的嘆息,忍不住撕掉了這幾年養出來的貴婦皮,一個個都冒出了村罵。

她們的男人們當了大官後,後院難免進了許多解語花。她們一沒有美貌二不會伺候人,三也大多娘家不爭氣。如果全靠男人施舍,她們在家中的日子可就難過了。

“誰啊,究竟是誰?!”貴婦們氣得臉都脹紅了。

馬秀英道:“說的人太多了,多是些後投靠皇上的世族豪門,他們最看不上我們拋頭露面,連我們上學也認為有辱斯文。唉。”

貴婦們的丈夫不會像朱元璋一樣,將朝堂之事拿來與馬秀英商量,她們第一次聽到有人打女學的主意,一個個氣得恨不得拎著菜刀去找那群人拼命。

馬秀英安撫了一陣,又道:“或許我們多努力努力,將成果拿出來,也能賭上他們的嘴。陳家標兒的造船廠不是正好需要一組數據嗎?我們累一累,幫他把那些數據好好算算。最後若能造出厲害的戰船,也有我們女學一份功勞。”

貴婦們紛紛點頭,拉著自家同在上女學的女兒們,著急回家詢問這件事。

她們不僅不能再懶散,非得拿出些功勞,也要和家裏男人好好提提,怎麽能眼睜睜看人欺負跟著你出生入死的糟糠之妻。你要是不護著我,我就自己打上門去!

馬秀英回到宮裏,看了一會兒書,朱元璋怒氣沖沖回來。

現在每日上朝朱元璋都怒氣沖沖,要和馬秀英抱怨一大堆事。

待朱元璋抱怨完後,馬秀英對朱元璋道:“最近後宮有些不安分,四妃的娘家人也有些浮躁,我讓四妃好好勸誡娘家人,別給你惹亂子;女學那裏我安排了些活,讓她們幫標兒造船,若能出些功績,你也好保下女學。”

朱元璋灌下茶水,道:“你費心了。”

馬秀英笑道:“你的事,我什麽時候少費心了?”

朱元璋不好意思地笑道:“這倒也是。”

馬秀英輕輕擰了一下朱元璋的手背:“要真心疼我為你費心,就趕緊商量好把北平定為北京的事。我想孩子們了。”

朱元璋嘆氣:“誰不想呢。快了快了,我先把陳家的事處理好。”

說到這朱元璋又滿臉怒氣:“這群人,看了標兒的折子,還真想把陳家的產業都收為大明所有,交給戶部管理啊!就算標兒不是我兒子,陳家不是我的產業,若是一個人辛辛苦苦為我招兵買馬,我一登基就毫不客氣的把人家產奪了,我還是個人嗎!”

馬秀英道:“這也沒法子。如果一個商人比國家還富,誰不擔心?不過若陳家不是咱們家,也不會掌握大明大大小小的商路。”

說到這,馬秀英忍不住笑道:“你又不蠢,怎麽會讓一個商人替代戶部?”

朱元璋摸著胡須道:“說的也是。”

陳家拿著他朱元璋麾下所有資源去“行商”,才有現在的規模。若陳家家主不是他和標兒,怎麽可能發展得如此迅速,承擔了“戶部”的責任?

朱元璋樂道:“我看戶部那群人跳得最厲害,就是擔心陳國瑞變成戶部尚書吧?”

馬秀英道:“他們難道不是擔心陳國瑞進入中書省,變成丞相?”

朱元璋更加樂不可支。

笑完之後,朱元璋道:“我看宋朝官制挺麻煩,稱號一個比一個拗口,改一改也不錯。至於丞相,其實也不必要有了。標兒說的那個大明後期的……嗯,內閣也不錯。但內閣中得文武各半,不能變成文官們的一言堂。”

皇帝強大的時候,內閣就是皇帝的私人秘書團體,大小事皆由皇帝過目;皇帝如果昏庸,內閣也能讓朝政不至於太過糜爛。

明朝內閣不是現代內閣,而是多丞相制度,反而能極大加強君權。

朱元璋想著中書省那群人,嘴角浮現冷笑。

若不是有標兒教著,他恐怕會被一些人架空了。

就算李善長等人沒有背叛他的心思,但李善長等人從未身居高位,當過元朝高官。他們行軍打仗時很有本事,治理百姓也有模有樣,但論官場鬥爭,他們自己都不太會。

朱元璋想著陳標給他家書中的耳提面命,再次生出了要是陳標能歸位就好了。

這些麻煩事全丟給標兒,自己只負責標兒說砍了誰就砍誰,多快活愜意?

朱元璋哀嘆之後,第二日還是得照常上朝吵架。

這都洪武二年了,有一件事必須立刻吵出來,那就是功臣排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