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馬秀英的平衡之道(第2/4頁)

寧妃郭氏的父兄皆是郭子興的老部下。其父郭山甫還有看相的能力,認準了朱元璋,趕著將還年幼的女兒送上去伺候人,等年紀到了就開臉給朱元璋做妾。郭寧妃的兩個兄長還曾經為朱元璋宿衛。

其中胡充妃和郭寧妃份位不如貴妃,卻是朱元璋身邊的老人。

朱元璋剛被郭子興選為義女婿,就有不少人瞅準了朱元璋的潛力,送了不少美人。那些人都和馬秀英前後腳進門。

只是父兄爭氣,立下了戰功,讓她們有資格當妃嬪的,只有胡充妃和郭寧妃而已。

朱元璋念舊,胡廷瑞之女雖為貴妃,待遇比胡充妃和郭寧妃卻稍差一些。特別是胡充妃生了兒子之後,胡充妃的待遇已經和貴妃持平了。

朱元璋歷史中不止這麽點高位嬪妃,比如這時候應該還有一個搶的陳友諒的美妾,達定妃。

但因為這個時空守洪都的是陳標,朱元璋趕著回去見標兒,就沒來得及去瞅陳友諒後院有什麽漂亮美人。

其余高位嬪妃,因為朱元璋下達的“以後進後院的女人在活著的時候不會封高份位”,紛紛蝴蝶沒了。

不過朱元璋成為皇帝之後,就算不要分位也要給他送女人的臣子也不少。朱元璋推了一些,納了一些,進宮的嬌俏美人都被四妃壓得死死的,鬧不到馬秀英這裏來。

四妃知道自己地位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比得過馬秀英,又對馬秀英有超越除了睡女人之外從不來後宮的朱元璋的依賴之情,一怕自己僅存的一點恩寵被年輕的女人分走,二怕馬秀英不高興,聯合起來卯足了勁管理後宮。

馬秀英將宮務分給四人,自己正好樂得清閑。

此次馬秀英將四人叫來,說的是北平建立行宮的事。

“北平成為北京之後,雖會修建新的宮殿,但北京是邊鎮,皇上不會帶妃嬪過去,所以他去北京的時候,你們就留在宮裏,好好處理宮務。”馬秀英溫言細語道,“女學的事你們也要上心。”

四人不僅沒有難過,臉上反倒有些興奮。

朱元璋不在應天,她們就不用防著新來的年輕美人們爭寵了。

孫貴妃仗著自己最為得寵,靠在馬秀英肩上道:“姐姐,聽說有人想撤了女學?”

胡充妃仗著自己有兒子,說話也很有底氣:“撤了女學?那我們豈不是都得被關在宮裏?女學雖在後宮城墻外面,我們好歹也能出去散散心。”

其余兩位妃嬪也連連點頭。能去女學上課和授課,是她們身為四妃殊榮。這怎麽能撤了?

馬秀英嘆氣:“確實有人這麽說。他們不僅要撤了女學,也對皇上讓年老妃嬪可以出宮和兒女住的旨意非常不滿。”

胡充妃當即臉色黑了,差點把手中帕子給撕了。

她還等著老了後可以去兒子家當老封君呢!在朱元璋身邊戰戰兢兢大半輩子,她就等著晚年享享福,誰這麽不要臉?!

馬秀英接著道:“還有人上秉皇上,說皇女為天下婦德表率,不該更重視帝女的身份和君臣的差別,更應該盡心的伺候公婆,不應該有公主府和皇宮額外的生活補貼。”

雖然得寵但生的全是女兒的孫貴妃臉色煞白:“讓公主去伺候駙馬一家?!他們怎麽敢!!”

即使沒有生兒育女,胡貴妃和郭寧妃的臉色也非常不好看。

這群人怎麽回事?看不得我們好嗎!

孫貴妃眼淚在眼眶裏轉著,起身下拜,淒然道:“姐姐,請給妹妹們指一條明路。”

其余三妃皆淒然下拜。

馬秀英將四妃扶起來,道:“哭什麽?哭了他們就會放過我們?放心,有我勸著,皇上不會輕易被蠱惑。你們讓家裏人老實一些,別讓大臣們抓到跋扈的把柄。若他們惹了事,就算我再怎麽勸說,恐怕你們將來的日子都難過了。”

四妃立刻抹著眼淚保證回去一定勸誡家人。

馬秀英著重點了胡充妃和胡貴妃的名:“你們倆的父親雖只是開玩笑攀比,但在一些有心人眼中,可能就是把柄。”

胡充妃和胡貴妃嚇得臉色蒼白,立刻連連點頭:“妾知道了,妾一定好好勸說!”

馬秀英微笑:“也不用太緊張。我只是未雨綢繆。皇上去北京的時候,我會隨行。到時你們一定要管好後宮和女學。若我回來發現出了亂子,看我怎麽削你們。”

說完,馬秀英挨個用手指削了四妃的鼻梁,讓四妃破涕為笑。

馬秀英和四妃打趣了幾句,送了她們一些新奇的首飾衣服,讓她們各自回去休息,好好和家人說道說道此事,然後坐轎子去了女學。

女學朗讀聲朗朗,一群貴族女眷聚在一起有說有笑,一邊聊著八卦一邊手中擺弄著復雜的數字符號。

見馬秀英來了,她們立刻簇擁在馬秀英身邊,炫耀自己剛解答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