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朱元璋出的餿主意(第3/6頁)

你他媽……

不能罵,不能罵。我爹他媽是我奶奶!

陳標使勁順著自己的胸口,差點沒緩過氣。

朱元璋狠拍了一下陳標的背,差點把陳標拍趴下:“標兒,怎麽了?被口水噎著了?”

陳標:“……”

陳標氣得抄起陳狗兒正在踢蹬的狗玩偶,就對著他爹一頓揍。

陳狗兒爬起來,低頭看看自己空空如也的手,腦袋上靈光一閃,也跟著撲向了朱元璋,對著他爹拳打腳踢。

大哥揍爹!

我也揍爹!

和狗狗朋友一起揍爹!

朱元璋先一巴掌把陳狗兒按在床上起不了身,另一只手擋住陳標的狗玩偶:“標兒,我出的主意有什麽問題你就說,別動不動就生氣,你這一點和誰學的?”

陳標咆哮:“和你學的!”

朱元璋沉默了半晌,道:“不,肯定是和你娘學的。”

陳標:“我現在就去告訴娘!”

朱元璋搶走陳標手中的狗玩偶,飛速塞進陳狗兒懷裏。

陳狗兒就像是一個寫了既定程序的機器人一樣,一抱著狗玩偶,就繼續四肢朝上踢蹬自己的狗玩偶朋友,又把哥哥老爹拋到腦後。

朱元璋雙手抓住陳標,把陳標禁錮在懷裏:“不準去!”

說完,他就把陳標按在膝蓋上撓癢癢:“不準去,不準去。”

陳標笑得眼淚都出來了,狠狠一口咬到朱元璋腿上,又崩掉自己一顆牙。

朱元璋哈哈大笑。

陳標捂著嘴,氣得腮幫子鼓老高。

朱元璋戳了戳陳標鼓鼓的腮幫子,撈起兒子去漱口:“我這主意真的不好嗎?一點用都沒有嗎?”

陳標有氣無力道:“你抓住了重點,只是舉措太粗暴了。”

“江浙富裕,大明建國後,肯定得讓江浙為被打爛了的地方輸血,但不是增加田賦這麽簡單。增加田賦只會加重平民負擔,我們可以在其他稅收上找補。”

“遷走豪強的確是一個好辦法,但這必須要形成一個長期的明面上說得過去的政策。比如西漢的守陵制度,表面要披著一張施恩的皮,不能就直白地告訴他們,我就是欺負你。否則這個好政策很快就會消亡。”

“限制富人做官……這點沒法限制。江浙人不能當宰相、戶部尚書、戶部侍郎,但他們可以通過收買等方式,仍舊讓宰相、戶部尚書、戶部侍郎為他們效力。朝廷中央的決策,只要皇帝英明,再讓朝堂上各個地方出身的官員較為均衡,就能減少弊端。但皇帝不英明,什麽政策都沒用。”

陳標簡單介紹了自家爹腦門一拍所想出來的奇葩政策的優劣。

陳標其實真的挺佩服自家爹。雖然這些政策具體措施真的很奇葩,但自家爹看到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向非常正確。

這眼光眼界,真是絕了。

陳標能說自家爹的不對,只是因為他是現代人,多看了千年的興衰史,且明朝這些經濟制度,在陳標眼中已經是“蓋棺論定”的史實,經濟學家們都研究透了,陳標不過是照本宣科而已。

比起照本宣科的自己,陳標認為,他爹身為古人,有這等眼光眼界,著實非常厲害。

只可惜,看到問題不一定能解決問題。

但陳標也不知道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連他那個時代也不能解決這個問題。他只能盡可能讓問題延後發生,讓百姓能多過幾十年的好日子。

若能讓兩三代人都能吃飽肚子,他和他爹也能算得上功德無量了。至於之後的世界,該讓後人自己去折騰。

一代人能做兩三代人的事就堪比聖賢。再想做更多,那反而會把後人養成廢物,不是好事了。

陳標腮幫子都說酸了,朱元璋才勉強理解陳標的話。

朱元璋雖然聰明,但他在經濟方面的見識確實是太少了。若沒有這幾年當“陳國瑞”的經歷,陳標把腮幫子說得再酸,他也聽不懂。

朱元璋一煩惱,就會揣著袖子坐在門檻上,恢復成以前當農民的模樣。

終於能自由拜訪陳家,和葉錚一同來陳家找朱元璋報告洪都屯田事宜的常遇春,一走進門就看到那個坐在門檻上揣手手的老農朱元璋,頓時腳步一頓,非常想轉頭就跑。

他看到這麽不威嚴的主公,會不會被主公丟去主持一輩子的井田制和勞動改造?!

“陳將軍,又遇上什麽為難的事?”葉錚早已經習慣,笑著拱手道。

朱元璋瞥了葉錚一眼,道:“我不敢說。”

葉錚疑惑道:“陳將軍對我還能說‘不敢’?”

朱元璋繼續揣著手,腦袋一歪,閉嘴不說話。

陳標從屋裏走出來。他跳過門檻之前,還趁機踹了他爹屁股一腳。

朱元璋抓了抓屁股,繼續揣手,沒理睬陳標的“挑釁”。

陳標道:“朱大帥還沒當皇帝,我爹就已經在琢磨著朱大帥當皇帝後,要怎麽振興其他地方的經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