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朱元璋出的餿主意(第2/6頁)

朱元璋哼哼唧唧,然後把濕帕子一拉,把眼睛一蓋,睡覺不理睬馬秀英了。

馬秀英笑了笑,輕輕掐了一下朱元璋的耳垂,然後繼續靠在床頭繡東西。

馬秀英也偏心陳標——誰能不偏心小小年紀就擔起家庭重任的標兒?但馬秀英的偏心也只限於繡的東西最先給標兒,然後給其他兒子們挨個補上。

現在她已經開始繡陳狗兒的小狗帽子。待小狗帽子繡好,就繡陳貓兒的小貓帽子。

馬秀英讓朱元璋別和其他人說這等氣話,但陳標不是其他人。

陳標聽完自家老爹要給朱大帥上的“建立大明朝後第一道折子”後,嚇得手中的小狗玩偶都掉了。

陳狗兒立刻一個猛撲,把小狗玩偶壓在了肚子下。

陳標把陳狗兒掀了個面,把小狗玩偶塞到四弟懷裏:“想要玩偶就和哥哥說,哥哥遞給你,怎麽真跟個小狗似的,見到喜歡的就想撲?”

陳狗兒:“好。”

說完,他就像一只小動物一樣,肚子朝上四腳朝天,抱著小狗玩偶不斷蹬撓撕咬。

陳貓兒在一旁看著,默默翻身,摟著小貓玩偶發呆。

陳標先揉了一下太陽穴,然後道:“大的小的都不省心。”

朱元璋:“標兒,你說什麽?說大聲點,爹沒聽清楚!”

陳標超級大聲道:“大的小的都不省心!爹!這道折子上不得!你想被暗殺嗎!”

陳標真是服氣了。

他不懂明朝的歷史,但懂明朝的經濟政策。洪武皇帝開國時的經濟政策非常典型,學經濟的都會拿來研究一二。

但他萬萬沒想到,洪武皇帝開國時那激進的經濟政策,居然可能是我爹上書搞的!

原來我陳家其實是這麽有名的人,只是我這個歷史小白不知道嗎?

陳標真是頭疼了。他看過的經濟政策都只說是朱元璋頒布,可沒說經過哪些大臣的手啊。

朱元璋在大明建立初期頒布了什麽政策?

後世人從影視劇中可能看到比較誇張的描述,說朱元璋深恨張士誠,所以欺負蘇杭人,不準江浙一地科舉,給江浙很重的賦稅,還經常沒收江浙富商的祖業。

這些誇張描述確有原型,但原因和朱元璋恨不恨張士誠沒關系。

若朱元璋因個人感情因素針對蘇杭,那陳友諒地盤早就被朱元璋踩爛了。

朱元璋在江浙實行的政策,背後的目的很簡單,沒有那麽多個人感情,就是簡簡單單三個字,“打土豪”。

當朱元璋登基後,燕雲十六州荒廢已久,傳統產糧地河南河北四川山東等地被打了個稀巴爛,只有江浙一地相對安穩富足。

“江浙熟,天下足”,就是這個時候的諺語。這不是說江浙產量比其他地方多,而是其他地方多戰亂,只有江浙的生產力水平比較高。朱元璋便拿著江浙的賦稅,去恢復其他戰亂地區的經濟。

江浙未經歷多少戰亂,不僅生產力水平更高,豪商豪強也多集中在這一帶。

朱元璋熱愛從漢唐中學習經驗。比如他的軍戶制度,就是基本照搬唐朝的府兵制。

打擊豪強是歷代英明的皇帝都需要做的事。朱元璋就效仿漢朝的守陵制度,遷江浙豪商豪強去其他地方開墾。

西漢時有一個稱呼,叫“五陵少年”,代指地方豪強貴族。漢朝為了削弱地方舊貴族和豪強,想了個奇妙的主意,施恩地方豪強,讓地方豪強去給皇帝修陵墓守陵墓。

這些豪強可以帶走佃戶、家產,但帶不走土地,更帶不走人脈。去守陵後,他們在地方上的影響力便沒有了。因此西漢前期都沒有什麽豪強世家。

之後,漢宣帝那個蠢兒子漢元帝廢除了豪強守陵制度。

漢宣帝早就評價“亂我家者,太子也”。但因為他對許皇後的懷念和愧疚,最終沒有廢太子。

這是漢元帝之幸,整個漢家王朝的不幸。

朱元璋就做得簡單粗暴了一些,直接把人遷走,沒有形成一個長期的、冠冕堂皇的制度,只能靠皇帝個人能力強制執行。所以當他和永樂帝之後,這抑制豪強的政策就人死政消。

但朱元璋留下了一個刻在祖訓裏的抑制江浙富庶地方豪強的政策,那就是影視作品中“江浙人不許當官”的原型,即不許江浙人擔任“宰相、戶部尚書、戶部侍郎”三個錢袋子官職。

這個簡單粗暴到奇葩的政策,也只有朱元璋那個腦子能想出來。

現在,這個政策就在朱元璋的腦海裏成型了。

這群江浙豪強豪商既然要腐化咱們,那我就掘你們的根,加重你們的賦稅,不準你們在戶部當官!

陳標嘴角抽搐得整張小臉都抖動個不停。

爹,你是天才啊!

朱元璋之後被江浙人黑了近千年,幾乎所有關於朱元璋的黑料野史都是從江浙一帶來,原來根源在咱爹陳國瑞這個大忠臣上啊!